第二百二十三章 是忠是奸?(续)(1/3)
听涛阁,李笠和祖珽交谈,开场的话题却不是李笠想象的那样:祖珽有一个担心,担心周国在战争中采取断尾求生的策略。
  事到如今,朝廷在秋后对周国开战已经算是“不是秘密的秘密”,虽然仗怎么打,和尚书左仆射祖珽无关,但他还是有献言献策的权力。
  李笠不动声色,听祖珽分析。
  什么是断尾求生?
  壁虎的尾巴被人抓住后,它会选择自断尾巴,以求得逃生机会。
  而祖珽担心的“断尾求生”,是周国执政宇文护主动放弃长安,将军队、官员及家眷撤往陇右,并尽可能带走能带走的粮草。
  如此一来,关中那么多张等着吃饭的嘴,就甩给攻入关中的楚军。
  若安置不当,引起大规模的民变或者饥荒,可是件麻烦事。
  而且,这些关中百姓之中,到底潜伏着多少周国细作、刺客,那可就不好说了。
  祖珽之所以有如此担心,是因为周军已经无法在正面挡住楚军的进攻,要想绝境求生,就只能另辟蹊径。
  这样的可能,行军参谋部的参谋们不是没想到,只是思来想去,觉得不太可能出现。
  因为政治上这么做,和自杀没区别:对于周国而言,当陕、洛和益、梁相继丢失后,若朝廷放弃长安,撤往陇右,后果就是众叛亲离,不战自溃。
  周国之前接连丢失要地,国势已然是日薄西山,让执政的宇文护威望大损。
  如果宇文护放弃长安,撤向陇右,以避开楚军兵锋,那么在文武官员以及关陇地区的豪强看来,宇文护已经不行了。
  或者说,周国已经不行了,彻底没了指望。
  那么,谁先拿到宇文护的人头,或者“护送”周国国主向楚军投降,谁就能在新朝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所以,当周国放弃长安的那一刻,这个朝廷就会人心尽失,哪怕跑到陇右,也待不住。
  参谋们认为,宇文护是不可能放弃长安的,哪怕周军确实在正面交战中打不过楚军,宇文护也不能放弃长安。
  毕竟,周国是宇文氏的周国,其他文武官员投降楚国,完全可以保住身家性命,日子照过。
  而李笠也考虑过这个可能,现在祖珽提起,他觉得此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若宇文护真的这样做,只有一个可能:对方就只能寄希望于潜伏的刺客,在短时间内刺杀他成功。
  他这开国皇帝突然死了,皇太子能稳住局面么?
  周国或许还能赌一把楚国爆发内乱,自己才能绝境逢生。
  君臣议论了一番,觉得可能性不大,而祖珽其实本意并不是插手军务,而是用一个话题开场,之后,再切入正题:
  他特地入见的真正目的,果然是那件案子。
  “陛下,要解决这件案子,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解决?朕听得你说的是‘解决’这个词。”
  “没错,就是解决,如同解决一件事情那般。”
  “可这是一件案子。”
  “陛下,口说无凭的指控,臣以为并不是案子,而是诬告。”
  “祖卿,这话,越州官员可不敢当众向百姓说。”
  “陛下,苦主或许真的想要大仇得报,而围观百姓要的当然是杀人偿命、凶手伏法,然而从司法上来说,此案指控口说无凭,查无实据...”
  祖珽的意思,就是要把事情解决,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案件。
  既然是解决一件事,而不是“破案”,那办法自然就有讲究。
  沿海百姓,有时会受海寇袭扰,天长日久之后心中有不少怨气。
  而朝廷大兴海贸,许多纵横沿海海域的船主,平日里亦寇亦民,如今纷纷登堂入室,日子过得愈发有滋有味,百姓们看在眼中,怨气愈发高涨。
  所以需要发泄。
  这些年来,在检寺、检地、检籍之中利益受损的人们,趁着这个案子引发各方关注,便煽风点火,发泄一下怨气。
  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
  此外,那些船主们必然有仇家,仇家们趁机搞事也不是不可能。
  事到如今,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孰是孰非,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若有司总是纠结这点,只会陷入绝境。
  祖珽认为,既然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指控者并没有实据),那么,怎么保障朝廷(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