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破庙(1/3)
苏州城北官道。

  萧瑟的寒风肆卷着大地,沙沙之声从枫叶下传出,幽暗的天空下,显得灰白的官道上有一支长长的大军蜿蜒而行。当这支大军的成员点燃火把,高举在手踏步行军时,这些火把就像是一条扭动着身躯的火龙。

  这支大军属于吴松大营,为数万余,正赶往苏州城救援。而此时,已经是苏州城陷入方腊军手中的第一个晚上。

  吴松大营节度使陈涛,从三品武官,节度一方的将领。此时陈涛骑着一匹枣红宝驹,走在队伍中间,一身漆墨铠甲融在夜色里。旁边小校手上举着的火把光焰照映出他一张白净的脸,完全不像是个武将,五官深邃幽深,眸子虚眯,带着一丝阴冷。

  关于节度使一职,虽然大梁大大削弱节度使的职权,地方将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但节度使这个职位,仍旧是除了枢密、太尉下来的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一旦得到上头授权,便有资格指挥数万甚至十万军队。

  陈涛早就知道苏州城被围,今天一大早就收到好几个赶来求救的苏州城斥候的急报,但他没有派兵来救。

  理由很简单:没有调令。

  大梁自太祖皇帝以来,立下制度:地方将领不得私自调兵,而且,地方将领在一地最多呆三年就要调走。

  自安禄山起兵造反以来,中原历经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地方军阀私设刑狱、滥杀无辜,杀戮恐怖笼罩着神州大地,太祖皇帝当初创立“地方将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一制,其实是颇合民意的,也彻底根除了地方将领拥兵割据及作乱的现象——虽然本意是为了巩固皇权。

  但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历经八九代皇帝,一百多年过去,随着契丹、西夏、女真等异族的崛起,这项制度的弊端暴露出来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调兵问题变得程序化、拖延。调兵的权利在枢密院,所有的调兵行动,都需要经过枢密院随行官吏点头同意,甚至每次大型战事,都会有皇帝亲派的监军前来坐镇。节度使、经略使、制置使、宣抚使、招讨使等具有统兵资格的武官,表面上是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其实不然,被监军、枢密院两级一压,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主权。

  陈涛在下午得到授权,上头让他派兵来救苏州。其实他是不想来的,他已经知道苏州城已破,但是丞相、枢密院还不知道,他们下令让他来救苏州,那他就不得不执行。

  大军距离苏州城五里左右的时候,遥遥望见苏州城里满天烟花,闪烁怒放,耀眼夺目,陈涛已猜到是方腊军和城内农民正在点放花炮庆祝,看了一眼后,将马调转回头,跟左右道:“苏州已沦陷,走,回吴松大营!”

  “节度使大人!”这时前军中一名背后插着黄旗的校尉骑马过来,禀报道:“大人,前方有一队百姓,自称是从苏州城逃出来的,说愿领大人走水门杀进苏州城。”

  “百姓?”陈涛眼眸虚眯,看了黄旗校尉一眼后,哼的一声,道:“带过来问问。”

  这是一支大约200人的队伍,主要是由家丁、富户、商户、地主还有不少生员组成,他们的确也是苏州城的百姓。

  当他们看到眼前这一支长长的大军时,一个个面露惊喜,仿佛看到了重回苏州城的希望,毕竟他们的家产还在苏州城内,甚至不少人的妻妾都还在城内。

  “将军大人……”为首一个富户模样的跪在陈涛马前,张了张口,正要开口说什么,忽然发现他们这支小队伍已经被手持弓弩的兵士包围了。

  “将军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陈涛眼眸一眯,朝左右挥手,指着这支百姓小队伍冷笑道:“大胆反贼!焉敢诈本将入城?乱臣贼子,给我射死!!”

  “将军大人,我们真的是苏州城的百姓……呃!”

  “呃!”

  随着一声声猝不及防的低沉叫声,箭矢穿透这支百姓队伍所有成员的身体,几乎所有人倒下后眼睛仍然是睁着的,呈一种死不瞑目状态。

  见这支百姓队伍人都死光了,陈涛朝左右挥手道:“把这些反贼脑袋都割下来!我们回营!”

  左右副将相视一笑:这次的军功又有了……上头命令救苏州城,如果无功而返,上头必定要追究,有了这些百姓的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