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图谋【二合一】(2/4)
个具有韩氏王族血脉的大贵族,用花言巧语诱骗后者趁韩王然过世,窃取王位,倘若蓟城那边的应对很快、很迅速,甚至于隐隐有点未卜先知的意思,那么,韩王然的这个死讯,其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

  反之,倘若仅仅如此就引起了韩国的内乱,那么,韩王然有很大可能是真的过世了。

  但问题是,似这等具有韩氏王王族血脉的大贵族并不好找——首先此人在韩国得有一定的名声,其次得拥有一定的势力,否则,无法促使韩国出现内部混乱。

  关于这个人选,张启功与北宫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庄公韩庚。

  毕竟据他们所知,在韩武、韩虎、韩庚这三位权臣把持韩国朝政的年代,庄公韩庚其实对王位亦有非分之想,但与康公韩虎不同的是,庄公韩庚虽然不像韩虎那样对韩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此人性格还算和善,韩国民间时而流传韩庚乐善好施的故事。

  在韩庚帮助国的人当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北燕守乐弈。

  但到了韩国之后,经过深入调查,张启功与北宫玉这才发现,庄公韩庚不知什么时候跟韩王然走到了一起,当初韩国国库缺钱,寻求国内贵族、世族捐赠钱物时,就是庄公韩庚代替韩王然说项的。

  为了避免暴露真实意图,张启功与北宫玉只能放弃庄公韩庚这个原本最适合的人选,另外再寻找合适的对象。

  “本来,韩武是个不错的人选……”

  抿了一口酒水,北宫玉吧唧着嘴,有些遗憾地说道。

  张启功轻笑一声,客观地说道:“也是没想到吧。……一来朝廷原本就不怎么重视韩武,二来,自从我大魏迁都雒阳之后,大梁的青鸦众,以及禁卫军,大多也调到了雒阳,这才被韩武钻了空子……”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韩武也并非是最佳的人选,此人才智不低,以往又曾执掌大权,精于此道,就算你我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见得能蒙骗他……”

  北宫玉闻言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理:釐侯韩武,作为韩国故君韩简的儿子,怎么可能被他们摆布,甘心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呢?

  因此在魏国看来,釐侯韩武这个人质,其实还真是一个鸡肋,派不上什么关键性的大用。

  当然,其实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于魏王赵润很欣赏釐侯韩武的骨气,否则,以张启功的狠辣,势必会尝试看看用釐侯韩武的妻儿来迫使后者乖乖就范——反正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失去了一个鸡肋的人质而已。

  所以说,釐侯韩武一家数口能安然无恙活到今时今日,且最终居然还能从大梁逃回韩国,这真得感谢魏王赵润对他的欣赏。

  几日后,魏国商贾文少伯拜访了张启功与北宫玉,为他们罗列了一份名单,名单上所记载的,皆是对韩王然抱有不满的韩国贵族。

  其实在此之前,张启功与北宫玉瞩意的人选,乃是康公韩虎的长子韩琳。

  但文少伯却很遗憾地告诉张启功,当初韩王然在夺回王权后,虽然没有杀死康公韩虎的几个儿子,但也没有放任他们继续流落在外,一并将其带到了蓟城,虽说每日好吃好喝供着,但实际上却是变相地软禁了起来。

  因此,文少伯不建议张启功选择韩琳作为人选,一来是韩琳这个人并不成才,以往仗着父亲的威名没做干欺男霸女的勾当,名声很差,二来,蓟城乃是韩国的新都,守备森严,纵使是青鸦众与黑鸦众,也不见得能从这座城池将韩琳给捞出来。

  当然,用文少伯的话说,主要还是不值当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废材而兴师动众。

  相比之下,文少伯这边有更好的人选。

  “元邑侯韩普?”

  见文少伯用手指点了点名单上第一行的人名,张启功轻轻念叨出声,随即疑惑地看向前者。

  很显然,他从未听说过此人。

  “此人可不简单。”文少伯轻笑着说道:“此人乃是韩虎的弟弟「韩亘」的长子……”

  说着,他便开始向张启功与北宫玉讲述韩亘、韩普父子。

  倒推几十年,即是在韩王简继位前,那时的韩国,刚刚吞并北燕、赵地,外有林胡、东胡、北狄、娄烦、匈奴、赤狄等异民族的骚扰,内有北燕、赵地的旧人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