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西河战役!(二)【二合一】(2/5)
则伸手挠着下巴或者脸颊,似乎是有些尴尬。

  其实就算是在装深沉的秦将王戬与魏将司马安,心中亦有相近的想法——若非是被王陵与王龁抢了头筹,想来他们也想试试韩将李睦的能耐,不单单是因为李睦乃是「北原十豪」之一,更是因为,李睦是连魏公子润都未能战胜的对手。

  试问,魏公子润南征北战十年,迄今为止,有几人能在他面前维持不败?

  楚国已故的寿陵君景舍是一个,韩国的雁门守李睦与北燕守乐弈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谁?纵使是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也曾有过魏公子润直接将其甩掉、直接长途奔袭秦国王都咸阳的窘事。

  这就变相地拔高了李睦、乐弈两名韩将在中原的地位,或者说排名——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这种玩意。

  其实,相信在场的诸将都清楚,倘若他们各自发挥平日水准的能力,再加上三十万大军的绝对优势,韩将李睦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既然明确得知这场仗必胜,那么,在此之前,与那李睦交交手,了解一下自己与后者的差距,或者,若是有可能的话,取代李睦在中原的地位,这才是诸将的心中所想,毕竟在这个年代,有几人能拒绝名望的诱惑呢?

  而此时,武信侯公孙起面色严肃地继续说道:“……但我并不在乎,无论那李睦最终是被在座的列位手刃,亦或是死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手中,我都不在乎。……我只在乎胜利。”

  顿了顿,他又说道:“前几日,大庶长赵冉大人的话,相信诸位也听到了,打败韩将李睦,并非是秦魏联军此番的最终目的,我军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是我大秦王婿赵润殿下的意志,是击垮韩国,甚至是覆灭韩国,因此我想,我军并无多少空闲在这里陪那李睦玩耍,对么?”

  “……”

  在座的诸将,在长短不一的思忖过后,陆续皆点了点头。

  见此,公孙起微微一笑,说道:“在座的诸位都同意我的说法,这当然是最好的,事实上,若是在座诸位当中有几位仍想与那李睦过过招,我也有相应的对策。不过这样最好。……既然如此,我方就兵分两路,想跟李睦继续过招的,留在此地,顺便替我将李睦拖在这里,至于像我一样渴望胜利的将军呢,不妨与我一同挥军北上,攻打韩国的雁门郡,顺便切断李睦的归路。……若到时候李睦走山路,向东边的太原郡撤离,那是他的事,我只要确保,我军能拿下雁门郡。”

  说到这里,他转头对临洮君魏忌示意道:“雁门郡的最终归属,你我眼下不必争论,交给贵国与我国的公卿大臣,我等只做身为将领的分内事。如何?”

  临洮君魏忌与韶虎、司马安对视一眼,随即笑着对公孙起说道:“武信侯所言极是,魏忌这边毫无异议。”

  “那就这么决定了。”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诸位将领,公孙起笑着说道:“谁愿意跟我以及临洮君前往攻打雁门郡,或者说留着此地继续与李睦过招,诸位都表个态吧。”

  由于人多粥少,秦将王陵在跟王龁对视一眼后,耸耸肩说道:“我跟王龁,就跟随武信侯前往雁门郡吧,这两仗打得这么惨,我俩也没脸留在这里……”

  这话说得在场的诸将皆笑了起来。

  随即,魏将司马安开口道:“若是诸位不介意的话,某倒是想跟那李睦过过招……”

  话音未落,秦将长信侯王戬笑着说道:“司马将军不介意王戬插一脚吧?”说罢,他解释道:“我觉得,武信侯若带兵向北,动静极大,相信瞒不过那李睦的耳目,因此我觉得,李睦可能也会将防守重心向北迁移。……这两日,我也看过这边的地形图,发现蔺阳、离石往北,以平原地形居多,相信到时候我军会在那边的平原与雁门军接触,到时候,王某麾下铁鹰锐骑,可以助司马将军一臂之力。”

  司马安闻言看了一眼长信侯王戬,心中亦有种莫名的感触。

  毕竟想当年在「秦魏三川战役」中,魏将司马安与秦将王戬,那可是在战场激烈碰撞过的劲敌,甚至于当时,司马安还一度被王戬切断了归路,当然,最终,王戬还是败在麾下的骑兵过少,难以招架司马安与魏公子润两方的前后夹击。

  曾经的劲敌变成了可靠的友军,司马安说不出是种什么感受,但不可否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