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恶客!(二)(2/3)
可否认,他赵弘信如今有南梁王赵元佐与天水魏氏支持,论声势并不逊色眼前这个兄弟,但较真来说,他的自负来自于南梁王与天水魏氏的支持,而眼前这个兄弟的自负,却来自于他自己——无论是足足六个县的商水邑,还是百战百胜的十万肃王军,亦或是目前已成为魏国工艺标准的冶造局,皆是眼前这个兄弟单凭一己之力壮大的。

  对方有十足的底气!

  倘若当真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他赵弘信的赢面能有多少?

  想到这里,赵弘信只得忍下发作的念头,勉强挤出几分笑容,低声说道:“区区之物,如何能作为回礼?回头,为兄必定让人奉上一份让弘润满意的回礼……”

  他的语气与说辞,明显已经有服软的迹象了。

  正所谓举拳不打笑脸人,赵弘信既然已服软,赵弘润自然不好再追究下去,毕竟赵弘信怎么说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长,就算不是看在兄弟之情,也得顾及魏天子的面子,并且给『姬赵氏子弟当团结和睦』这句祖训留几分颜面。

  因此,赵弘润在思忖了一下后,爽快地松开了手,让赵弘信将那本薄子拿了回去。

  见此,庆王弘信固然是如释重负,而在场许多宾客们,亦是喜笑颜开,暗暗庆幸逃过一劫。

  然而就在这时,赵弘润张口所说的一句话,却将那些自以为逃过一劫的朝中官员们的心情,再次打落谷底。

  “既然五王兄不舍,那小弟也就不强求了。……反正这本簿子上的名单,小弟已全记下了。”

  看着这位肃王殿下笑眯眯地说出这句话,殿内许多宾客刚刚才绽放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

  肃王赵润那是什么人?

  那是过目不忘的奇才!

  想当初这位肃王殿下十四岁时,曾遇原东宫太子赵弘礼著书立言之事。

  当时,谁都清楚那本书必定是东宫太子与其幕僚合力编著,毕竟他们绝没有胆量欺君。

  可这位肃王殿下,在仅仅粗略翻阅了一遍的情况下,硬生生将那东宫太子赵弘礼用来立言的书一字不差地默写了下来,给予了赵弘礼沉重一记,搅和了后者的立言之事。

  因此,今日这位肃王殿下口称已记下了薄子里所有的人名,那么就意味着,他的确是记下了。

  一想到此事,在场有许多朝廷官员悲从心来。

  甚至于,有一名官员只感觉眼前一黑,当场昏厥,脑袋砰地一声撞在案几上,昏死了过去。

  这一幕,让殿内的气氛变得愈发诡异。

  不过最终,庆王弘信还是稳住了殿内的气氛,拉着赵弘润一同来到了主位,吩咐府上的仆从家丁,在他的席位旁再增设一席,权当赵弘润的席位。

  对于庆王弘信这个刻意讨好的举动,赵弘润丝毫没有辞谢的意思,毕竟他此番前来搅局的本意就是要震慑住那些不安分的家伙。

  坐在席位中环视了一眼殿内的诸多宾客,赵弘润从中看到了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二人,二人的表情看起来有些拘束与不安。

  见此,赵弘润冲着他们微笑着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

  他能够理解魏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此番前来赴宴,也并没有责怪这两人的意思。

  毕竟在赵弘润看来,这两位也并非是自愿而来,只不过是收到了庆王弘信的请帖后,不想得罪这位势大的皇子殿下罢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二人根基不稳。

  别看魏忌身为陇西魏氏十二支的临洮魏氏的家主,事实上,自从他当初将北三军转交给姜鄙后,魏忌在陇西魏氏中的地位就不如以往了。

  这让赵弘润感到有些愧疚,毕竟当初魏忌之所以辞去北三军统帅一职,正是因为他赵弘润写信向其询问秦军的底细——赵弘润也没想到,魏忌那时居然会主动赐予北三军一职。

  因此,赵弘润此番推荐临洮君魏忌出任汾阴将军,也是希望能偿还当初的人情,因为魏忌的将军之位,是因为他而弄丢的。

  除此之外,正是因为有魏忌的相助,让赵弘润清楚了解了秦军的实力底细,这才使得肃王军能够『魏韩三川战役』中,将二十万秦军杀得片甲不留。

  而繇诸君赵胜,他的处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