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百年裘童(1/3)
坐落于邺津南部的童宅,刚刚由旧式四合院改建成新式西洋楼,这令这里的常客裘泽远还有些不太适应。此时天边的鱼肚白才晕开一些,童家的小厮和侍女还在打扫庭院,准备早膳。守门人见督军来访,连忙赶着去向管家报信,裘泽远却命人拦住了他,自己下车在庭院里散步,靠近童家大门的这幢楼现由童家仆人居住,院落中央是一处小型菊花式喷泉,再往北便是主楼,现在童家的主人们尚未起身,裘泽远也不便再往里走,索性就在喷泉处止步,静听水花四溅的声音。

  童宅虽只有民宅之名,但别说是邺津人,就是整个蒲东的百姓,都知道这座府邸在蒲东的地位。因为它的地位,在蒲东也没有人敢称童宅为宅,统统尊称童府。如今这童府的主人,就是掌管蒲东财政大权的财政司长童枫毅。若要说这童枫毅与现任蒲东督军裘泽远的渊源,还要从百年之前说起……

  百年前的蒲炘州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军阀混战。一时哀鸿遍野,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蒲东督军却不顾百姓死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勾结外敌一味西征,意欲将整个蒲炘州收入囊中。时有一人,在蒲东北界茽鸣山举兵,对外声讨督军傅仁久,不为富贵只为求生。这一句“不为富贵只为求生”将长时间被军阀压榨的蒲东百姓的怨气与斗志激起。短短半年时间就聚集了足够与傅家军对抗的力量,之后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傅家政权,那人也成为了新任蒲东督军。从前大家并不把名字当作一回事,可是现在身为一方督军怎能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呢?奈何此人从小就是孤儿,不知自己姓甚名谁,索性取裘为姓,以生作名。从此蒲东就开启了裘家当政的时代。自古以来明君都会有几位能臣辅佐,童乐就是裘生倚仗的“钱袋子”。童乐原是邺津城中做布料买卖的小贩的儿子,与裘生的相识源于一起盗窃案。其实案情并不难查,无非就是裘生没有足够的衣物过冬,偷走了童家的几块布料裹在身上,童乐见被巡警逮住的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人,却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便央求父亲放过了他。十余年后裘生起兵,便想起了这个微时故友,找他来做自己的管账人。

  百年光荫,足以消磨最初的深情厚谊,也足以缝合曾经的鲜血淋漓。裘童两家能在这百年乱世间同舟共济,足见历代先人的旷达睿智。作为裘童两家的后人,裘泽远和童枫毅是幸运的,他们生来便可享受祖上留下的丰荫。他们同时又是不幸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他们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每说一字都要斟酌再三。

  如今便有一件事让裘泽远踌躇不定,所以天才蒙蒙亮便来童家找童枫毅商量。这件事也压在童枫毅心头,所以裘泽远并没有欣赏多久景致便被打断了。

  “泽远?你怎么在外面站着也不进来?姚管家,你去看看外面的人是怎么当的差!督军来了也不通报一声。”童枫毅喝道。

  “不必了,姚管家。是我不让他们通报的。你还睡着,我一大早就上门来打扰,没好意思叫醒你。”裘泽远呵呵一笑,眉眼间竟有少年般的狭促。

  童枫毅见他话说的正经,脸上却是这幅表情,不禁也起了诙谐之意,便道:“既然督军大人如此体恤,那我先回去吃过早饭再来招待督军吧!”说着便转身要进屋去了。

  此时从楼中走出一位贵妇,虽只着锦芙睡裙,未着粉黛,亦显雍容气质。

  “瞧瞧你们两个,都多大的人了,还如小孩子一般嬉闹。早间秋风凉的很,泽远快进屋里来吧。姚管家,快命人准备早膳。”童夫人何彦君言道。

  “还是嫂夫人体贴,不像有的人那么不近人情。”裘泽远边往里走边抱怨。

  童枫毅刚待回嘴,何彦君便接过话来:“好了,你们那么有童趣,一会儿餐桌上再斗吧。泽远,你一大早就登门,只怕不是为了和他斗嘴的吧。茶水我已经命人备好了,二位请吧。”她随即打开了书房的大门,等两人入内后,又随手把门关得严严实实。

  何彦君转过身来,对身边的人吩咐道:“姚嫂,还是老规矩。”

  姚嫂点头应道:“是,夫人。”

  书房之内

  裘泽远和童枫毅的面色都平淡如水,没有一丝波澜,半分也不见方才的嬉戏神情。

  “你若是想铲除祸根,我不会反对。”童枫毅说道。他此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