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紧逼(1/3)
“大唐的熊津都督的死了”

  “千真万确!”

  “太好了!”

  窗外的雪纷纷落下,寺庙正殿里,一名老僧正盘膝而坐,面前生着一堆火。

  身后的佛祖早已歪斜,桌案也瘫塌了,桌角已经被人劈下来做柴烧。

  四周幽暗,隐见蛛网。

  只有殿中这团火,是唯一光亮。

  老僧对面,跪着一个中年汉子。

  一身粗布麻衣,头缠裹巾,面目愁苦,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老农。

  此苦,这汉子正双手合什向着老僧虔诚的道“道琛大师,此事已在百济故土传开了,不知我们……”

  “先别急,让我思量思量。”

  道琛额上的皱纹比之过去,又深刻了几分。

  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霜与憔悴。

  显然唐军入主百济这半年来,道琛的日子也极不好过。

  他站起身,抖动僧袍,在篝火前来回走了几步,终于,用力一甩袖,狞笑一声道“我意已决,沙咤相如,立刻尽起你手下义军,即刻举事,我去一趟北境,那里,还有咱们许多同胞,还可以寻求高句丽的支援。”

  “是。”

  名为沙咤相如的义军领袖站起身,向着道琛深深一礼“既然大师同意,我回去就举事,后面的事拜托了。”

  “放心吧,唐人纵兵劫掠,不得人心,百济复国是复定了,而且……扶余忠信那边,应该已经接到丰璋王子。”

  “如此甚好!”

  一直面色愁苦的沙咤相如闻言猛地抬头,从双眸中爆发出掀喜的精芒。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蛇无头不行。

  若是能将百济留在倭国的王子接回,复国的把握,又多了数分。

  倭国,九州。

  雪花飘舞的时节,和式的挺院里飞来了两只仙鹤,在热气腾腾的池水边翩翩起舞。

  鹤音嘹亮。

  这让坐在木榻上的扶余丰看了十分羡慕。

  扶余丰,百济义慈王第五子,百济名扶名丰璋。

  倭名藤原镰足。

  扶余丰幼年即被送往倭国为质,直到现在,对于故国的记忆已经很淡了。

  他的记忆里,几乎全是关于倭国的一切。

  所以,这几天那个鬼室福信跑到自己面前说百济灭国了,说义慈王皆失陷于唐朝人的手里。

  对他这个年轻的贵公子来说,并没有想像中的悲伤,相反,甚至有一些新奇。

  就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但是,这种故事他听了,就不可能当没发生过。

  除了鬼室福信,那个中大兄,也在面前絮叨了两次,意思是让自己回百济。

  开什么玩笑,倭国这么舒服,自己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学学诗词,赏赏风月,就只用参加贵族的宴会。

  这样的日子不好么

  干嘛要回一个被灭掉的故国

  听说那些唐人都很凶恶,杀百济人跟斩草一样。

  自己若回百济,岂不是很危险

  傻子才会回去吧

  “王子。”

  一名倭人女子迈着碎步走来,到扶余丰面前跪下行礼“中大兄王子要见你。”

  “知道了。”

  扶余丰微微点头,心里叹了口气。

  不论如何,中大兄是本地的主人,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跟着侍女,沿着木制地板,一步步走向中大兄的宫殿。

  这里是仿中原魏晋的风格,庭院中的竹子特别茂盛。

  好像是魏晋时,哪个大名士说过,什么宁可不吃肉,也不能没有竹子。

  以此才能体现风雅。

  对此,扶余丰是嗤之以鼻。

  他虽然喜享受,喜音乐,喜欢贵族的一切,但他也是务实的。

  假如能拿实在的东西来换,竹子什么的,不要也罢。

  踏入殿中。

  一眼看到最里面有一座佛龛,供着一尊佛象。

  角落的香氛淡淡升起。

  宫殿不大,但布置的颇为用心。

  墙上还挂着一些唐国的字画,显出主人的品味。

  中大兄,正背对着大门,双手合什在佛前,似在默默祈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