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中秋夜女子图鉴(2)(1/2)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深婉含蓄的歌声缓缓唱起,飘零在充盈着皎洁月色的夜幕下,女子坐在一张禅櫈上,一袭月白衣裳,抱着琵琶轻轻弹唱。

  女子身旁有个蒲团,蒲团上坐着一名头戴尼姑帽的年轻尼姑,不过她的头发好像却并未剃尽,留了半截藏在帽中,耳边隐约可见鬓发,却原来是住庵的俗家弟子。

  月白衣裳的女子唱完词上阙,微微停顿片刻,纤纤如玉的葱白玉指又轻轻拨动琵琶,隽永婉叹般的歌声再次缓缓响起。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伴随着琵琶悄然无音,女子雅致的脸庞已然被泪水湿润,微微一声哀叹,女子收起琵琶,望着玉蟾,怔怔出神。

  蒲团上坐着的年轻尼姑,也跟着望了望皎月,缓缓开口:“秋燕……你弹的是什么曲子呀?我都听哭了……”

  白秋燕这才微垂螓首,看了看尼姑打扮的花盈盈,月色下,倒看不清她脸庞有没有泪,只听她鼻子抽了抽,便已知晓,这位好姐妹是真的哭了。

  “这首曲子呀,曲牌叫卜算子。二十年前,有一个叫李之仪的人,仕途不顺,被贬到太平州,可惜呀,祸不单行,继他的女儿和儿子去世后,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妻子也撒手人寰……”淡淡的月光下,白秋燕的声音轻轻响起,仿若呢喃自语。

  花盈盈靠近一些,听她说到这里,感叹了一句“好惨哪”,脸上隐隐有泪水流淌……

  白秋燕继续轻声道:“当时有个叫杨姝的名妓……哎,同行……,听了李之仪的事迹,为他打抱不平,约他到家里,给他弹古曲,李之仪听到其中一首,很有感触,就把杨姝当作知音,为她写了很多词,这卜算子就是其中一首。”

  白秋燕微微一顿,继续说道:“据说,这首卜算子,是李之仪带着杨姝在长江岸边观看景色时,面对着滚滚长江水,面对着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心中涌起万般柔情,由衷而发……”

  听她讲完,花盈盈抹了抹眼角泪水,凄凄地哭道:“为什么……为什么她们都能遇到好人……而我……而我却遇到骗子,呜呜呜呜。”

  白秋燕将手轻轻搭在她肩膀,揉了揉她的肩,说道:“盈盈,别太伤心,事情都过去了……”

  此时,明月照着竹间,隐隐有淙淙溪流声,从云翠山后山所发,静心庵的饮水,就是取自这处水源。细细的交谈声,与及这溪流声,成为静谧夜晚的唯二声音。

  一阵沉默后。

  花盈盈将头往白秋燕腿上枕着,以慵懒无力的声音问道:“秋燕,这辈子……你嫁人么?”

  微微一怔,白秋燕莹白的手停在她肩上,莫名一阵心叹,良久,才开口反问:“嫁给谁?”

  “嫁给谁……”

  花盈盈咀嚼着这三个字,想起自己的傻事,内心泛起一阵苦涩,忽转念想,如今能安安稳稳呆在这小庵之中,还多亏了那人,便说道:“嫁给宋公子呀。”

  “宋公子……”白秋燕闭上眼睛,过得一阵,叹了口气,又是一阵无言的沉默。

  “宋公子不是未纳妾吗?难道……秋燕……你想做妻?”花盈盈惊讶道。

  白秋燕没有说话。

  风轻轻吹,有暗香拂动,花盈盈瑟了瑟身子,“有点儿冷,进庵吧。”

  “走吧。”白秋燕拿起檀櫈,抱着琵琶,陪她入庵来。

  两人进了卧室,同躺在一张床铺上,花盈盈拿起《卜算子》的词谱,虽然她不懂诗,但这首诗却通俗易懂,她看完之后,忍不住发问:“秋燕,你说……宋公子的词,有这首卜算子写得好吗?”

  听到花盈盈这样问,白秋燕停下正在摘头上镂花银簪子的手,从袖中拿出一卷草纸,却正是宋廷当初写《定风波》的那草纸,如今字迹依旧,又拿出一张薛涛笺,上面写的是《蝶恋花》,与李之仪的《卜算子》对比了一番,说道:“宋公子的词有种旷达、豪放之感,又仿佛有天真的童趣,李之仪的词隽永含蓄,如果在女子眼里,宋公子的词,确实要输一筹,可宋公子如此年轻,就有如此厉害的作词水平,日后肯定会写出千古流传的好词……”

  花盈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