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次贷危机爆发(2/3)
对冲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牛逼人物,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不过是小意思。

  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

  2006年以前,日苯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高风险的普通CDO利率高达12%,光靠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2001年起,美国房地产一路飙升,从贷款买房的人到贷款公司,再到各大投行、对冲基金、放贷银行,个个都赚的脑满肠肥。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

  投行很快不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的,没想到那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行也开始买对冲基金,打算分一杯羹。

  这下又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老实?

  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

  当初签了协议,普通CDO必须卖给他们。

  投行心里非常不爽,除了继续买对冲基金外,这帮家伙又鼓捣出一个新产品叫CDS——【信用违约交换】。

  你们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保险公司一看CDO这么赚钱,而且1分钱都不用出就能分利润,这不是白送钱给我嘛,于是也跟着干了。

  对冲基金想,反正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那就带他们一块玩吧。

  好了,这款叫“CDS”的金融产品也卖火了。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

  太天真了。

  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华尔街金融天才们,基于CDS上再次想出了创新产品。

  他们把从CDS上赚到的钱拿出50亿美金来作为保证金,设立了一个基金,假设它叫“SX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用来投资买入CDS的。

  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风险是很高的,但是他们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投资人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

  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发规模500亿美元。

  100块买入的基金,亏到90块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都是自己的,卧槽,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爽的基金吗?

  评级机构看到这个天才设想,简直是毫不犹豫:给予AAA评级!

  结果这个“SX基金”又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入场。

  虽然首发规模原定500亿美元,不过后续发行了多少亿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50亿却没有变。

  如果现有规模5000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低于99元你不会亏钱了。

  前世2006年底,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也到了,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

  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

  最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这一世,美国依然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早早布局的Talos以及星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联合国际资本做空美国房地产、银行、股市、保险公司。

  朴若和关秋相继飞抵美国,亲自坐镇。

  时间很快进入2007年。

  2月底,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

  随着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