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鲜岁贡(1/2)
就当大明王朝进入悲喜交加的一个跨时代历史时期之时,一则喜讯却从朝鲜都城传向此刻大明王朝的北直隶。

  而这则喜讯则是从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向此时的朝鲜国主第十四代王宣祖,递交了一份很重要的历史文书《大明会典》而这本《大明会典》明朝法典中记载了朝鲜太祖李成桂是高丽王朝文臣李仁任之子。

  并记载了为他杀害了高丽王之后成为了朝鲜的一代大王,在朝鲜小国的两百年来曾经派遣了很多使团去要求大明进行修改。

  但每次遣使者去大明请求修改的要求均被大明王朝回绝,但是最终能实现旨意的就是朝鲜第一位旁系出身的大王宣祖。

  在整个朝鲜和大明历史中这一事件曾被称为宗系辩诬,是能够减轻对于正统宣祖压力的很大外交成果。

  也就此在朝鲜都城汉阳迎接《大明会典》的特殊欢迎仪式上,身为西人的右议政大人和身为东人的毕超(李山海)、赵坤(柳成龙)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而这辩论的问题就是一直纠结于到底应该不应该,在此时向上邦大国的大明王朝派遣谢恩使团。

  此时提出派遣谢恩使团的西人右议政大人,首先提议为了庆贺这一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

  应该主动向上邦大国的大明王朝派遣谢恩使团,因为这是朝鲜开国两百年来的大喜事,不应忘记上邦大国大明王朝的恩典。

  而此时身为东人著名兵曹判书大人的赵坤(柳成龙大人)则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此次宗系辩诬并不能被称为大国的恩典。

  那么就可以称为端本澄源之后说明大明的记录有错误,错误宗系是由高丽末期实录向大明万历皇帝陛下表示太祖大王开始的。

  此时的赵坤(柳成龙大人)还责怪大明王朝不顾及朝鲜要求修改宗系的要求置之不理,在之后的两百年间朝鲜王室和国家遭受了多么大的痛苦。

  而此刻也到了纠正虚伪谎言的时刻,归根结底这一姗姗来迟的宗系辩诬还要收到大明道歉才对。

  因此不能说成恩惠一词,如果说成恩惠的话那就等于在太祖大王的神位之前犯下滔天大罪。

  此刻东人赵坤(柳成龙)的激烈辩论使得身为西人的官员们全都哑口无言起来,但是此刻身为东人首领左议政大人的毕超(李山海)在处理此事件之时却沉稳的多。

  因为即使不能说成谢恩也要为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为了纠正先代的事情而进了一番努力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哪怕是在此刻表达心意也将是一种合适的礼仪,此刻的宣祖十分高兴的就宣布按照左议政大人傅艺伟(李山海)的意思去办理这个事件。

  所以按照毕超(李山海)左议政大人的意愿,朝鲜朝廷就即将向大明王朝派遣特殊谢恩使团。

  赶往此时的北直隶去觐见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正值此时正好是朝鲜一年一度的岁贡时节。

  所以此刻派遣使团出使大明正合适不过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朝鲜小国就派遣了出使的使团。

  而此次出行的朝鲜使团还附带了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向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提交结亲的要求。

  因为朝鲜小国国主宣祖的儿子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所以朝鲜为了和上邦大国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所以此时的朝鲜宣祖殿下就从内心中早就决定,应该向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提出结亲的要求。

  于是此刻的特殊使团不仅仅由东人的李山海(毕超)亲自前往,还有着著名大臣兵曹判书大人柳成龙(赵坤)也跟随前往。

  身为朝鲜皇家侍卫长的王志国也将跟随前往保护使团一行的安全,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历史形势之下。

  朝鲜使团从当时的朝鲜都城汉阳出发,先到大明与朝鲜交界的义州。再从义州出发渡过鸭绿江经过辽阳和广宁,最后入山海关到达京师所在地当时的北直隶。

  而当朝鲜小国国主宣祖提出和亲一事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大明王朝万历皇帝陛下的直接回应。

  在大明的回应中万历皇帝陛下基本同意了和亲的要求,因为从国体上而言这不仅仅可以巩固大明北部边疆的稳定。

  又可以从经济、文化等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