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何必马革裹尸还
心耿耿,坚持联明抗清作战。

  李自成的另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统率的农民军余部,在桂林溃败后,由于军纪败坏,受朝廷呵叱,又受友军排挤,于是心生不满,已带兵出走,回川鄂边一带,独力抗清,不再受朝廷节制。

  而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民奋力平定当地土司沙定洲的反叛后,适逢原张献忠大西军旧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数万人由川西一带退入云贵,杨畏知起初领兵抵抗,兵败落水,被孙可望救起,表达了联明抗清的意愿,杨畏知乃受命招抚孙可望部,相约联明抗清,并折箭为誓,约法三章:“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

  可惜杨畏知不知道孙可望却是个居心叵测之人,自恃兵多日益骄横,刚入云南安定不久,寸功未见便要求封其为秦王。

  由于朝廷坚持异姓不封王的祖制,未能满足其要求,孙可望心生不满,九月亲自率兵至贵州边境,并派部将率骑兵六百人至南宁,名为保护朝廷,实际是窥视朝廷动静,以兵威相逼。

  适逢李过病逝,郧国公高必正也受群臣排挤,入朝提请回四川作战,说了一句公道话:“本朝无异姓封王例,我破京师,逼死先帝,滔天大罪,蒙恩宥赦,亦止公爵尔。张氏窃据一隅,罪固减等,封上公足矣,安敢冀王爵?自今当与我同心报国,洗去贼名,毋欺朝廷孱弱,我两家士马足相当也。”又致书孙可望相劝,词义严正。

  孙可望恼羞成怒,竟于高必正回川途中悍然围攻,击杀了高必正等主要将领,只余李来亨一人逃至四川,召集旧部数万人,重新打出“夔东十三家”旗帜,继续抗清。

  十月,清军连破广州、桂林,来势汹汹,永历帝情急之下,允诺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却仍不受,坚持请封秦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