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涿鹿商社(2/3)
,这么个小孩,难民不是难民,土匪不像土匪,怎么就成了“咱们”涿鹿商社的大东家。

  司茶飞快地从地上拾起面巾,“公子,说说呗,到底怎么回事儿?”

  “也罢,反正过几天你就要出发,北上张家口,开始替我为商社做事了,正好给你说说。”

  “你不去啊?公子。”

  周承允朝自己右肩努努嘴,“你就不怕我伤势恶化?怎么,不敢去?”

  “哪有。”司茶还在嘴硬,不过这确实是他第一次离开周承允,单独做事,说不心虚是假的。

  “放心,事情也不复杂,就是以我的名义,把张家口那些南方商帮的大掌柜们都请到此地。”

  司茶这才宽心,就是送个请柬而已,这种小事儿还是没问题的。

  “那我走了谁服侍你?”司茶又想到了这个问题,“那两个护卫笨手笨脚的,我可不放心。”

  周承允看看他,“还想不想听昨晚的事儿了?”

  “公子,您说!”司茶陪笑道。

  “两个护卫也不会留在此地,一个陪你去张家口,一个南下回解州筹银子,除夕前后就得带几个钱粮师爷过来。”

  “洗漱我一个人还应付得来,吃喝就到宋婶儿家混,衣服嘛,脸皮再厚些,请宋婶儿帮我洗,嘿嘿。”

  周承允把自己安排好,开始给司茶说起了昨天他与志文相商大半天的成果。

  在周承允意图获取整个毛纺织品的独家代理未果的情况下,他和志文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招-合股。

  志文以整个毛纺织品的独家经营权入股,负责供应产品,占六成份子,而周承允以六十万两白银入股,负责销售产品,双方在扣除经营费用后,按份分红。

  鉴于六十万两白银数额有些大,周承允可以分两年分笔入账,但第一次不得少于三十万两。

  “咝...”,司茶抽了口冷气,六十万两白银,只换来四成的份子,“公子,咱们可有些亏啊。”

  周承允摇摇头,“司茶,要是不让志文占大头,他们怎么会尽心尽力地供应物品呢?你不知道这小子有多难缠,一开始他只愿意给我三成五,要不是我使出杀手锏,还争取不到那半成呢。”

  “杀手锏?什么杀手锏?”

  “就是你啊。”周承允笑道,“在闽南的时候,我不是让你学过番薯和土豆的种植方法吗,还没忘吧?”

  司茶摇摇头。

  “那就好,从张家口回来,你就得教他们怎么种了。”周承允说道,“我向志文建议,除了毛衣毛布,再把粮食也纳入商社的经营范围,我们负责教会他们种番薯和土豆,作为交换,我多了半成的份子。”

  司茶有些疑惑,这么简单就多了半成份子,他不觉得这两种东西有什么稀奇的。

  周承允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没想通,“你不知道他们对粮食近乎执拗的渴望,志文这小子那么精明,半步不让,一听到我会种番薯和土豆,二话不说就让了半成。”

  其实周承允觉得,当时他再多要半成份子,估计也能到手,只是却与他的初衷相违背了。

  别看昨天他与志文寸土必争,但实际上超过四成的份子他决计不要,原因还是他和司茶说的那句话,只有让对方占了大头,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

  当然,少了也不行,四成最为理想。

  志文这小子油盐不进,周承允当时觉得,再多拿半成的希望恐怕没了,只是突然想到进院门时见到的那个手拿番薯和土豆之人,试探性地问了一下,果然不出他所料,这里没人会种。

  当时周承允也是暗自庆幸,多亏闽南之行的那份好奇心,自己还专门和司茶一起学了下种植方法。

  在这涿鹿山上,的确更适合种番薯和土豆,有了粮食产出,不论多少,人心才稳,也才能更好地为商社织毛纺衣。

  说实话,涿鹿山上出产的这点粮食周承允根本没放在眼里,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拿什么向外兜售,之所以提出把粮食也纳进来,不过是借此机会教对方种,多得了半成份子固然不错,但他更在意的是能以此博得对方的好感。

  “公子,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种的?”

  “你没看到拿着番薯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