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老爸生病了(2/3)
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病肢的话,主要集中在足部。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心血管并发症一般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最后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遗憾的是在治疗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发展。

  不过这些并发症呢,都是慢性病,只要调养合适,倒是不会太危及生命。

  糖尿病这个病最麻烦的,其实是阀门消失了。

  正常人,一般不管吃多吃少,体内糖水平都保持在一个范围内,无论是升高还是下降,都好像有一个阀门给卡着一般,轻易不会突破。

  可一旦突破,这阀门就没有了。

  糖分水平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会降低,没有任何阻拦,很轻松就能突破正常范围。

  高的话,还能往下降,短时间内不会伤及生命,但降低的话,因为没有阀门,一旦进入低糖状态,就很容易让人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说这个病,你要说他风险不大,是真的不大,但不能轻松大意,一个不小心,体内糖水平如果一下低的厉害了,很容易就能让人猝死。

  周方远他们之所以松了口气,只是因为这个病不是那种很容易一下子就能要人命的病,很多糖尿病患者,稍微注意点,继续活个几十年都没问题。只是吃饭方面,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轻松,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了。

  “大夫,糖尿病能吃啥啊。”

  搞清楚得的是什么病之后,周妈放松了不少,开始关心周爸的日常饮食。

  饮食疗法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环节,想要控制好血糖,一是要积极地配合治疗,按时吃药;二是就是要管住嘴,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无论你病情是否严重,有无并发症,都要合理地搭配自己的饮食。

  科学的饮食不是节食,一定要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也有正常的活动,而患者在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依靠饮食来供应的。如果营养跟不上,患者的体质就会下降,再加上疾病的侵害,患者的身体状况会更加糟糕。而且人体即使在休息的情况下也需要消耗能量,器官需要不停地运转,如果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那么机体的生理功能也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科学饮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节食。

  糖尿病的发生是体内胰岛功能下降引起的,当患者饥饿时血糖会暂时下降,但是当血糖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刺激升糖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升高,病情也会因此更加难以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忍饥挨饿之后,血糖并没有降低的缘故。

  吃的过咸就会诱发高血压,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爆发,而且盐还会刺激食欲,增加饮食量,有研究表明,过多的摄入盐分,会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这时候患者就会血糖浓度升高,病情就会变得恶劣,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日常饮食中保持清淡。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