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国内电影市场(2/3)
放映期间从1月28日至3月31日,达64天。这部影片与《盗梦空间》一起,成为继《阿凡达》后上映时间最长的影片。

  《碟中谍4》口碑很好,使得其在创纪录的首映周末后,票房翻了6番。但是《阿凡达》才是票房翻番之王。自10年1月4日上映后,直到5月份还有多家影院仍在放映这部电影。个别影院甚至在10年11月还在放映该片。

  大体上说,好莱坞的制片厂为其在国内影院放映的影片的营销与广告费用买单,而中影或华夏为拷贝付款。但是,为保护本地电影,制片厂仅被许可在互联网与户外场所进行有限的广告活动。好莱坞电影的直接电视广告宣传是不允许的,而这恰恰是在国内推广电影最有效的方式。而因为电视广告对于本地电影来说相对太过昂贵,很少看到电视中播放本地电影。在国内营销一部电影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广告及在电影院中做广告。

  截止到周方远重生前为止,最大型的营销宣传活动属于《阿凡达》、《变形金刚3》与《泰坦尼克3d版》。

  人流与车流大的都市地区常常可以看到好莱坞主力电影的户外条幅或广告牌。虽然不能在有线电视上播放广告,但是索尼等制片厂经常在地铁内的广告屏幕上播放电影片段。报道称,宣传《黑衣人3》时,做这样的广告,2周花费约为800000元。

  而关于票房报告,国内目前仅有3条常规票房报告渠道,但是它们的数据非常有限,不是非常精确,也不是非常权威。前世,国内各大电影网站自08年起一直报告本周排名前十,声称它们的数据是从广垫总局或电影局下属的组织获得的。每周二,在国内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微博上也能找到票房数据。

  各种报告渠道的数字通常彼此略有不同。那么,以哪一个数字为准呢每一个都可为准,因为归根到底所有报告的数字都只是估算。他们所报告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因为只有专项资金办公室有日和周原始票房数据。

  专项资金办公室有一个全国范围的影院计算机售票计数系统,覆盖国内大多数商业影院。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674家销售情况最好的剧院受该系统的实时记录。这部分一般可覆盖一部电影票房总收入的70%。其他一千多家影院可以进行日终或次日票房销售报告。在第二日近午时,通常有约1900至2200剧院已报告前一天的票房,而到此时,一部影片高达95%-97%的(日)票房得以报告。剩下的来源于按周或者甚至按月报告的其他数百个剧院。

  遗憾的是,专项资金办公室自己并不做任何周/日报告,尽管他们为一些媒体提供付费订阅服务。

  周票房报告完全是根据专项资金办公室的数据得出的。而鉴于电影网站的报告似乎是最为准确的,在此使用它们的数量,如有必要,有时由其他来源补充。

  尽管仍有一些影院未被专项资金办公室计算在内,但是提供给制片厂与发行方的分成数据却是源自专项资金的计算报告的。例如,某部影片下线时的实际票房收入可能为105亿元人民币,但是在本轮播映后105亿中报告数据仅有9700万元。这9700万将被专项资金、发行方、放映方与国外制片厂分享。

  3个月后,另外500万可能会被报告出来,届时再以同样的方式将分享这500万。如发现其他额外收入,将再行分成。到最后,如果专项资金报告出的数字只有103亿,那么103亿将是影片的最终票房数字,也就是会计数据。在这个长期的阶段中,200万元蒸发了。再次以《阿凡达》为例,没有人真正知道以这种方式多少钱蒸发掉了。一般的保守估计,损失掉的金额高达2亿元。

  总体而言,在国内仅有一些人有进入专项资金数据系统的充分权限。许多本地电影发行商也可进入该系统,但仅限于其自己发行的电影。

  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在华夏的分办公室无权进入专项资金报告。他们确认中影或华夏向他们报告的数据的唯一方法是对本地的每一家影院和连锁院线进行核查。除专项资金外,还有另一个全国性的票房统计机构: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协会的票房统计数字是根据放映商的主动报告,甚至包括那些不具备电脑销售系统的影院,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