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汉中(2/3)
植被类型多样。截止1995年10月,已发现汉中境内有2942种植物,分属种子、蕨类、苔藓、地衣、真菌和藻类,计7门、282科、1160属植物。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属、2564种,分别占到华夏科(166/291)的57%、属(958/2940)的32.6%、种(2564/24300)的10.6%。

  汉中是我国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

  同时汉中地区位于古北界动物区系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南北动物兼有,动物种群组成丰富。其间生存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大鲵(娃娃鱼)等。朱鹮已经成为汉中的城市象征。汉中地区野生脊椎动物计有:鸟类335种,属17目、51科,其中留鸟155种,夏候鸟91种,冬候鸟28种,旅鸟61种;哺乳动物137种,属7目、27科;两栖类动物24种,属2目、7科;爬行类37种,属3目、9科;鱼类109种,属6目、15科。

  上面说过,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一直被誉为“汉中四宝”。这“四宝”是“中华聚宝盆”的最佳注脚,这是汉中生态环境无比优越的见证,其中“四宝之首”的朱鹮为汉中市“市鸟”。

  这里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汉中古城墙遗址、明瑞王府遗址、虎头桥遗址、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午子山、苏景园、陕南珍稀植物园、佛坪自然保护区、兴元湖公园、楠竹园、桔园景区、华阳景区、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樱桃沟、圣水寺、小南海、南湖风景区、定军山古战场和勉县温泉等。

  这些周方远差不多都去过了,他毕竟来汉中都好几次了。

  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如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勉县武侯墓、南郑龙岗寺遗址、城固张骞墓祠、城固五门堰、洋县蔡伦墓祠、洋县开明寺塔、西乡李家村遗址、留坝张良庙、略阳灵崖寺、汉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筑群、青木川魏氏庄园、武侯祠、汉中东塔、洋县智果寺、良马寺觉皇、西乡何家湾遗址、宁强羌人墓地等。

  另外,汉中的美食也是相当的好吃。

  比如说汉中面皮,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吃,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其制作工艺在前世于2011年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中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大众化食品。将黄豆浸泡、磨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豆腐质地细嫩,色泽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该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经济实惠。

  浆水面,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为佳,或用白菜、芹菜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黄色,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是汉中有名的风味小吃。

  汉中天麻,历史悠久,产量多,质量优,而与川省、贵省、滇省、鄂省和吉省天麻,并列为六大著名天麻。汉中天麻个头大,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在药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味甘,性微温,无毒,益气养肝。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息风定惊、肝风内动、惊痛抽搐、小儿惊厥、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神经衰弱等症。

  红豆腐,汉中市各县均产,以城固县上元观镇红豆腐最为著名。用优质黄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