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再见于禁(三)-白酒(2/3)
在放不开,几杯酒下肚就没问题了。

  三哥专门带来了两瓶白酒,是从北桐酒厂打出来的原浆酒,而且放置了有些念头了,算是北桐酒厂最顶尖的酒。

  北桐酒厂的名声一直不显,最多再有两三年也就倒闭了,酒的品质是不错的,但别忘了,我国可是产酒大国,有名的酒太多太多了,北桐酒厂这样没什么名气的,基本上只限于本地销售的白酒,基本上是活不下去的。毕竟你走不出去,但别人却能走进来,此消彼长之下,北桐就长的营业额一年不如一年,负债累累,破产倒闭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前世就没人承包酒厂,最终酒厂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白酒就我国酒类的统称,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华夏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作为蒸馏酒,白酒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些名气的,而且放眼全球几大蒸馏酒之间的差异,无非是原料和酿造方法。

  蒸馏酒的原料要么富含果糖,要么富含淀粉。酿造方法总体来看,都是发酵蒸馏贮存,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勾兑技巧。

  不过相比之下,白酒的名气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比其他蒸馏酒的名气要小的。

  先看看,除白酒以外的五大蒸馏酒:首先是威士忌,威士忌一般用大麦、黑麦、燕麦、小麦或玉米做原料,不同国家标准不一样,不过威士忌最广为人知的特色,是需要在橡木桶里放一段时间。

  然后是伏特加,伏特加的主料是马铃薯或玉米,相比其他几大蒸馏酒,最主要的特点是“味道纯净”。也就是说,一口下去,除了迅速补充酒精带来的满足感,你很难尝出别的什么谷物水果。

  金酒诞生之初,其实是专供东印度海员商人续命的利尿剂,它的特殊风味来自杜松子,也有厂商会在酿造时加入橙皮、豆蔻、甘草、荽子等特殊原料,以求更令人难忘的味道。

  从原料上看,朗姆和白兰地比较类似。

  朗姆的原料是甘蔗,算是一种制糖业的副产品。

  白兰地一般用葡萄做原料,也有用樱桃、苹果等水果的。

  白酒理论上也是粮食酿造的,但是只要喝过酒的人,就绝对不会把白酒和同样无色又度数高的伏特加弄混。白酒和以上几种“西方”蒸馏酒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白酒是六大蒸馏酒中,唯一主动加入霉菌参与发酵的品种。

  酒曲的原料是发霉谷物,酒曲酿酒,使白酒中含有大量的醛类,醛类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也就形成了复杂的,不同于其他蒸馏酒大类的浓郁香味。当然,在不会喝酒的人,或者不能接受白酒的外国友人看来,这个味道说是抹布味或者馊米饭味,也不是完全没理没据。

  白酒除了广义上的“味道浓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香型之间,风格差异太大。在不懂酒的人看来,白酒味道略奇怪,即使在白酒爱好者内部,也很少有人对所有香型大爱无疆。酒鬼言必称的酱香、清香、浓香型分类,在建国之前,至少在国家层面上,是不存在的。之前几百年,虽然各地酒厂各有风味,但基本上是茅台不犯老白干,你喝你的酒,我喝我的酒。

  民国时代,以知识界为代表,大多青睐温柔细腻度数低的黄酒,而名媛绅士界,则多喜好时髦名贵的洋酒。

  建国后,喜爱白酒的人民当家做了主,国家也就开始把白酒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白酒才开始确定了香型,或者说,有了更加标准的划分。

  当年的八大名酒分别是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酱香)、西凤酒(凤香)、汾酒(清香)和董酒(董香),浓香型占了四个。

  白酒开始按不同香型分类,各香型也有了各自的概括语:

  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后来官方又认定了馥郁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董香型、豉香型、凤香型等更多香型,评语也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