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微信(2/3)
纯聊天,是那种看不到脸,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的陌生社交;接着是熟人社交,90后们喜欢非主流的照片,80后则每天给其刚出生的婴儿拍照留念,然后,他们一起把这些照片上传到qq空间,等着朋友们点赞和评论;而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琳琅满目的app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在虚拟网络里进行更具体的活动:工作、购物、学习、就医、抢火车票…好像,除了生孩子那点事儿之外,现代人都能在网上完成了。

  ,成为这个虚拟国度里最耀眼的明星。

  事实上,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受到了业界严肃的表扬,赞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以至于腾讯不断给微信加料,例如红包、扫码、微商等等,更让人感觉牛逼的是,微信每推出一项服务就能在理论上颠覆一项传统业务,但显然,这些说法有点过,最起码是揠苗助长了:在主流的语音交流中,我们第一反应依旧是传统的电话业务;亿用户,但没能颠覆支付宝,在微信红包最火的几天内,他们的交易人数大概是800万,而支付宝的交易达到1亿笔。

  闲话扯远了……总之,对于未来人的周方远来说,他很清楚微信的价值和力量,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的将微信也鼓捣了出来。

  其实早在远方i2手机开始研发的时候,周方远就已经把微信的开发计划提了出来,其实在i1手机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了,当时没有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手机的性能不太行,网速也上不去,一样,语音、摇一摇、附近等人等功能都不能很好的复制出来,所以当时他就没有弄手机上市之后才开始了微信的研发。如今经过一年的时间,网络速度再次提升,网民数量也跟着提升,周方远这才让微信正式上线。

  说到微信,就不得不说一说张晓龙此人了。

  此人也是个英才,还在求学期间的时候,张晓龙的兴趣爱好就十分广泛,基本上是无论玩什么,只要稍加练习,总能达到业余高手水平,围棋、桌球、网球、保龄球,电脑游戏,玩起来总是在周围人中最厉害的之一。除了玩之外,他的专业课成绩也十分优异。“他是我们之中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当时c语言才刚刚诞生。”张晓龙的同学回忆,除了软件之外,张晓龙对硬件也很在行。研究生导师也评价张晓龙:“喜欢捣鼓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1994年秋天,刚满24岁张晓龙,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幸运的他很快求得在电信机关单位工作的好机会。这份铁饭碗工作,让周围很多朋友都十分羡慕,但张晓龙却不以为然。每次看到政府机关大楼,他都感觉“一种窒息从头顶笼罩下来”,于是他放弃电信部门的铁饭碗,毅然投身活力四射的互联网行业。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大多选择某一个领域做一款产品,比如小马哥做社交软件qq,李老板选择搜索引擎做百度,张晓龙的开局也是如此,不过很难有人能想象到,全靠一个人可以做出一款像foxmail这样优秀的软件。

  1997年,时任《电脑报》记者、后来的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曾描述:“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晓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4年之后,foxmail用户量已达到200万,而腾讯当时只有10万用户。foxmail被誉为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

  1998年9月,刚刚出任金山总经理的雷教主联系张晓龙,希望购买foxmail。张晓龙随意给出15万元的报价,雷军直接同意。但意外的是,仅出任金山总经理一个月的雷军因事务缠身,负责接洽的人不了解foxmail的价值,竟忽视了这件事情。

  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寒风萧瑟。此时,已经完成foxmail技术调整的张晓龙很少优化更新,这些工作无法激起他的事业热情,他打算回到互联网创业的正轨上来,卖掉foxmail。好运就这样找上门来,博大互联网公司开价1200万元收购foxmail,仅仅两年时间从15万元飙升到1200万元,互联网的神奇、荒诞和魅力之处正在于此,张晓龙获得第一桶金。

  再到2005年,也就是今年,沉寂5年之久的张晓龙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进入腾讯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已经走向没落的博大互联网公司,将foxma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