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密议(2/3)
方远已经和他们整个赵家持平,财富却是远远超过赵家。

  赵家的钱虽然是多,但光有钱没用,更别说这钱还是见不得光的,就算有家财万贯,你不能花,不敢花,又有什么用?

  周方远就不同了,虽然手上流动资金不多,但周方远如今的布局都是朝阳产业,只要他自己不出错,未来不可限量,相比之下,赵家的前景就有些不太乐观了,尤其是他们经营的那些东西大多数都是灰色的,在未来国家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法理方面的条文,很多部分可能转眼间就成为违法所得,那不是开玩笑的。

  保不齐什么时候赵家就会因为政策上的原因瞬间倒塌,所以赵家现在也是急需想要找到一个稳定性的产业。

  房地产是其中之一,他们还需要找到更加合适的转型点。

  其实周方远的远方集团,一直以来都是赵家重点关注的目标,但是他们为什么迟迟不肯入局呢?

  首先餐饮业不好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凡是和人的身体有关系的产业,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而且风险什么的先放到一边,但说这个行业,本身就很难做。在华夏这样的大吃货帝国里,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从古至今,早就有无数人投身其中。任何新人想要入局,除非你只是小打小闹,否则只要想要做大,基本上就是在和整个行业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远方集团完全是等于占了一便宜,当时西式快餐刚刚进入国内没多久,加上经营方面的问题,他们并没有迅速扩散开来。

  坊间出现的一些小铺子,实力太弱,不成气候。

  这一块的市场,基本上就是空虚的。

  远方集团其实就是抓准了这个时机,突然入场,先是以很不错的品质占据了北桐市场,打出了一定的名气后,开始迅速招收加盟商。加盟商加盟也是需要加盟费的啊,远方集团当时这一手,不仅迅速的积累了起步资金,同时让金波罗的牌子开始散叶,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遍布大半个华夏,把那些外国牌子都挤得够呛够呛的。

  如今已经有很多相关学者在研究这个事情,想要看看这背后有什么说法没有。有没有说法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方远这一手玩的是真的漂亮,如今金波罗已经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快餐品牌,无论是店面数量,还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值,还是市场占有率,都高居其上,根本无人能撼动。

  只冲这一点,赵家就没办法模仿。

  毕竟这种事情就是一件时也命也的事情,过了那个时间点,再想复制就难了。而且真以为现在没人想要复制吗?如今市面上突然出现的什么银波罗、金布罗、金菠萝等等各种牌子数不胜数,光是被远方集团告上法庭就有十几个。后来者当然也能赚钱,但想要再次达到金波罗那种程度就不容易了。

  毕竟几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洋快餐的热度下去了。

  毕竟论口味论营养,还是正统中餐更占优势啊,快餐这东西,就算是在国外也是末流一般的存在,在国内就更加一般了。市场虽然大,但老百姓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恐怖的消费欲望,市场短时间已经有些缩水的迹象了。这时候谁再大规模的往里面丢钱,那才是真的傻了。

  起码要等市场在稳定一些,或者消费人群在进一步扩大,再考虑是否入场。

  所以餐饮业,赵家是暂时不考虑的。

  再说了,他们可没有周家那样的魄力满北桐拿地,这要是赔了……那还了得?

  而除了餐饮业,周家如今规模最大的就是互联网产业了,互联网是个新兴产业,基本上稍微有些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行业的未来会很不错,可是,这东西谁心里都没底啊,千禧年的时候刚刚来了一次互联网泡沫,当时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倒了多少?现在能活下来的,不是运气好,就是走对了路,要么就是新成立不久的公司。前车之鉴犹未远去呢,现在赵家敢入局?

  放到十年以后,不,哪怕是五年以后,保不齐赵家都会直接跟上了,但现在,他们同样没有这个魄力。

  这也是为什么远方集团现在怎么看都不弱了,在国内却还不是最顶尖的公司的原因,因为互联网这玩意儿,如今形式不太明朗,资产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串泡沫,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啪的一声炸开,然后什么都不剩。因为不能互联网产业的前景和稳定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