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漫画&动漫(二)(2/3)
什么不能给自己买辆跑车,为什么不自己一起努力呢?发行社也有难处,船小好调头的道理就是明证,出版社,尤其是集英社这样的大体量,冒然改换门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他们在无法发展好互联网推广这一揽子事情的时候,就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宣传。

  出版社已经将自己能做的做好了,剩下的,作者自然也有义务为自己的作品提供一份助力。当然了,这里面的关系很复杂,单纯说谁对谁错是没意义的,只能说扶桑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实在是太过原始了,相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北美和华夏,扶桑的互联网产业简直就像是被人敲断了一条腿,已经完全畸形了。

  最后,就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究竟是否不可逆,究竟会带来多程度的销量的下跌。

  这一点,已经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而且还是抵御不了的。也因此,实体刊物的下降是存在着必然的时代性,如果刊物还找不到合理的互联网转型,比如电子刊物的付费阅读,那么这样的市场份额就必然会持续下降,这不是“宣传”就能够避免得了的事情。看看那些世界级别的大报刊,随着互联网的成熟,不约而同的全部受到了冲击。连那种覆盖全球的媒体都受到了冲击,一个集英社,或者说加上扶桑国内的其他出版社,受到冲击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即便是如此,想要入股集英社同样不容易,毕竟他们现在还没有变成后世那种销量严重下滑的程度,目前也只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即便能入股,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所以这段日子,曹岩的主要注意力还是要放在国内。

  如今在张斌的努力下,已经有十几个扶桑的漫画家被吸引到了华夏,周方远许以他们不错的待遇,在销售分成上面,他给予他们更多的分成,让他们来华生活和工作。

  能拿出好的作品那是最好,拿不出好的作品也没关系,能够将他们的画技传授给国内的年轻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远方漫画早就在官网上提前放出了漫画培训班的公告,所有有志青年都可以报名,除了自付路费和食宿费以外,远方集团这边分文不取,可以说是良心满满。而且培训班的位置放在了海市和京城两个地方,毕竟这两者分别是华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国家的重心所在,外来人口多,人才多,有野心的年轻人也多,最适合做这一类的推广工作。第一期报名已经截止,目前已经确定了六百人的培训规模。

  所有来华的漫画家,将会根据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分成两组,然后轮流前往培训班。他们的工作并不复杂,只是介绍简单的作画技巧和创作理念,扶桑的漫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这是华夏漫画界目前紧缺的,毕竟华夏漫画界经过多年的低谷,人才流失太严重了,传承近乎断绝。重新挖掘和发展,当然也不是不行,但那是个慢功夫的活,如果想要快一点的话,就像现在这样,直接引入外来的创作理念,突击培养一批国内的漫画人才。

  事实上看看后世国家开始重视动漫产业时那些冒出来的漫画人才,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扶桑学成归来的,就算不是,他们的老师怕也是这样的留学生。未来国内的动漫界,早就充斥着各种和扶桑有关的漫画人才,周方远现在所做的,不过是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一点点……仅此而已。

  漫画家开始成批量的被雇佣到国内,花的钱呢,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多,主要这和收购某个公司不一样,不是一次性就拿出一大笔钱,许给漫画家的那些利润,很多都是放到年底,甚至是作品上市之后才会考虑的,所以远方集团承受这样的消耗并不吃力。

  除了漫画家之外,相关人才的引进也是如火如荼。

  创造一部漫画,或许漫画家是最重要的,助手什么的,国内就能找到足够的人。

  但如果是动漫呢?漫画和动漫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好的漫画必然会改编成动漫,后世国内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可以说哪哪哪都挺好,但唯有一点是周方远比较不能忍受的,那就是配音。

  还是那句话,或许是他看多了扶桑的动漫,听惯了扶桑那边的配音,乍一听国内的配音,总感觉有一种违和感。以至于明明有很多优秀国漫,他却几乎从未看过,看过一点点的也根本看不下去。不得不说,就配音方面,国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