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子(1/2)
相比于陇山之内连日的血战,处于边境的雁门郡却一片祥和。

  这里有保家卫国、镇守边陲的猛将,也有勤奋节俭、一心为民的长吏。

  击壤鼓腹,饮水啄食,使得雁门成为人人向往的王道乐土。

  由于国内动荡多年,百姓朝不保夕,无数百姓举家北迁。

  加上刘凡对内施展王道,对外施展霸道。

  摧毁豪强,禁止世家大族私自处罚奴婢,兴修水利,交钱租徭役。开拓荒地,劝课农桑。

  特别是鼓励强阴以北的数县百姓家家户户饲牛养马,以作为军用。

  他精简官员,提拔能干之吏,防止十羊九牧、尸位素餐者。

  以数年之大治,使成一个以雁门阴馆、马邑为中心,辐射河套的繁华区域。

  随着刘凡平定山西,将太行山以西,全部据为己有。

  雁门南面的北方大郡太原郡和雁门互补长短。

  新任太原太守郑泰,是一个学识渊博之人,又能秉承王道之政,愿以太原如雁门一样。做出一番可以为公卿的政绩。

  他多次派遣府吏前往雁门联系羊续,希望两郡合力,将入雁门至太原的所有路段全部打通,并且大举修路。

  又请天下学宫中的有学之士为太原郡的县长。

  虽然仅仅月余的交涉,使雁门至太原的人络绎不绝。

  因为雁门有天下最大的皮毛市场、牛市、马市、粮市。

  更有人因为崇拜刘凡,不远万里、千里迢迢,来观看这“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也是许多人对雁门趋之若鹜的原因。

  这一日,天空碧波如洗,万里无云。

  阴馆城的城楼之上,一个美貌的女子站在城楼伫倚眺望。

  她的眼光抑郁而迷茫。

  这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的百姓商人望见,无一不露出惊艳的目光,多看一眼。

  许多认识她的雁门百姓,都会对她尊敬的一礼。

  这是赵王的王妃,

  而她,则会看着由远至近的行旅商队,从期望,到失望!

  即便,他知道那“凯旋之音”需要很久才能响起。

  正如她前不久收到刘凡的那一封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令虞谧心驰神往,又令虞谧感到宽心。

  巴山离雁门有多远?虞谧特意去看了一下地图。

  相隔数千里远!

  秋风微冷,卷过城楼。微微掀起虞谧的衣袍。

  “王妃,稳婆说您临盆就在这几天,天色转凉,请王妃早点入室休息!”

  虞谧随行的侍女扶着虞谧,关切的向虞谧说道。

  “我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虞谧幽幽一叹,抚摸了一下已经怀胎十月的小腹。

  “听府中的官吏说王上平定关中的叛贼,我们都想,王上平定关中之后,应该就回来了。”

  侍女向虞谧回答道,以宽慰。

  “妾为小家,国为大家。只希望他平安就好。”

  虞谧祈祷道。

  就在这时,两只落单白头翁从阴馆城楼上低低掠过。

  它们扔下两声孤独而凄婉的鸣叫之后,随后扑扇着翅膀,向太行山方向飞去。

  忽然间,虞谧秀眉一蹙,伸出洁白的手弯腰扶在女墙上。脸色也是变得有些苍白。

  她感觉腹中的胎儿就要掉下来了,极为不舒服。

  “王妃……王妃……”

  周围侍女连忙前来搀扶,并焦急的望着虞谧。

  随行的女医者和稳婆立刻上前来到虞谧面前。

  “是要生了,快扶王妃入阁中。”

  稳婆观察了虞谧的情形之后,连忙大呼。

  守卫虞谧的铁甲士兵立刻阴馆城南门关闭,又向守城士兵下令周围行人不得喧哗。

  并且去雁门太守府中通知羊续等雁门长吏。

  王妃生孩子并不是小事。

  不为别的,王妃虞谧是刘凡最宠爱的妻子。

  刘凡年已二十四岁,却无儿女子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