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小将献计(1/2)
“善!建武将军,则随吾一同入雍凉!”

  刘凡也正式认同了胡轸建武将军的名号。

  城墙之上,战斗已经平息。

  “函谷关守将头颅在此,请丞相过目!”

  一名龙雀卫提着守城校尉的头颅来见刘凡。

  刘凡一看,为原羽林卫白岚。

  “函谷关中还有战音,许褚、白岚,率领龙雀去将其歼灭。今夜驻扎函谷,明日麾兵西进。”

  刘凡对部下命令道。

  “诺!”

  许褚、白岚领命而去。

  函谷关内的西凉士兵在得知守关校尉被斩首,刘凡亲率兵马而入的时候,顿时没有了士气。

  高地上守卫的上千函谷关士兵,纷纷投降。

  刘凡令胡轸整合这些兵马,归于其部。

  次日,刘凡率领赵云、胡轸、段煨,出函谷关西进,向长安方向挺近。

  由于关西失去天险,只能据城而守,又苦于援军迟迟未到。

  关西的弘农县,湖县长吏闻声之后,纷纷开城降于刘凡。

  刘凡率领兵马很顺利的挺入桃林。

  桃林是周武王放牛之地,桃林北面,就是风陵渡。

  风陵渡两岸,高顺大军和数千西凉兵马依黄河对峙。

  李傕、郭汜明白风陵渡是不下于函谷关的战略要地,共派遣五千名西凉士兵防守在此。

  过黄河的方法,不外乎船筏、封冻、造桥。

  此非冬季,就算是寒冬腊月,风陵渡也不一定会结冰。

  造桥,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唐代在蒲州建造了著名的黄河浮桥,两端用铁牛固定,但是用铁量非常巨大。

  西凉士兵在风陵渡对面布置营垒,弓箭齐备。高顺准备乘小船和羊皮筏子,但是考虑到这段时间水流湍急,另外高顺麾下有五千兵马驻扎在解池,兵马和风陵渡对面的西凉士兵差不多,所以没有实行。

  西凉士兵在风陵渡南设置营垒,在河岸线上建筑土墙,这种防卫,除非千船同度,不然,有很大可能性折戟沉沙。

  黄河天险,不比函谷天险差多少。

  到达桃林之后,刘凡令赵云率领龙骧骑,直奔风陵渡。

  在河岸对面,西凉士兵依河而守。在赵云率领龙骧骑出现在西凉士兵后方后,西凉士兵无险可立。

  空挡大开,西凉营垒任由骑兵驰骋。防备渡河的措施,毫无用处。

  昨日函谷关之战,函谷关的西凉守军全军覆没,谁会想到?神兵从天而降!

  守卫要津的西凉将领,直接被赵云刺死。

  风陵渡被龙骧骑突袭,轻而易举的被攻破。

  五千西凉士兵战死两千,其余三千皆投降!

  高顺乘小船渡过风陵渡,与赵云汇合。

  赵云带来刘凡的命令,令高顺在风铃渡设置营垒,在关陇没有平定之前,严加防范!

  那三千俘虏交高顺,使高顺整军训练。

  然后赵云率领龙骧骑回桃林与刘凡汇合!

  此时,整个弘农郡除了华阴之外,几乎都在刘凡的掌控之中。

  华阴是弘农郡最西面的一个县,在关中平原东面,南倚西岳华华山,北临黄河。

  胡轸突袭函谷关的时候,华阴并没有什么守军,被他轻而易举的通过。

  但是时隔两日,李傕已经隐隐约约的明白了胡轸的目的。派遣其外甥胡封率领五千骑兵,试图追击胡轸。

  李傕、郭汜后续的援军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

  华阴县是从函谷入关中必经之地,自古都是三秦要道。

  胡封在到达华阴之后,便从探子口中得知,函谷关失守。

  他果断下令骑兵入华阴,死守华阴城。并且向李傕请求助,使援军加快行军。

  华阴虽是入关中的要道,但是入华阴城并不能阻止刘凡军西进,刘凡可以下令士兵从华阴城边绕过去。

  “禀丞相,华阴城虽依山岳而建,但是并不险峻。末将愿意率领部下,为丞相拿下此城!”

  华阴城下,刘凡率领两万多大军奔来。

  正考虑是否要绕过华阴之时,段煨向刘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