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贾诩定大势(中)(1/2)
赵王!

  这两个字分量太重。

  虽然在原先的食邑上加封雁门郡,使雁门成为刘凡的封地。

  但“赵”是古侯国啊!雁门原本属于赵地。

  这就意味着刘凡立战功之后,可以增加封地。

  别的郡王都是一个虚位,刘凡不一样,刘凡可以手握雁门军政大权。

  只是,这些不是刘凡想要的。

  “快要将军了!主公今日心不在焉!”

  贾诩出炮一平三,差一步就可将军。

  并且马已过楚河,再进一步也可将军。

  贾诩车一进六之后,便能牵制刘凡一马一车。

  紧接着出了另一单车,算盘都会在贾诩的进攻之中。

  “吾与军师下棋,几乎无胜。没想到军师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刘凡炮一进四,憋住贾诩马蹄,只要出车,就能吃点掉贾诩的马。

  由于贾诩手段老辣,下象棋没有几年。便能走一步,思十步以上。刘凡年轻,敌不过贾诩的手段。

  今设一圈套,即将把贾诩马吃掉。只要吃掉一过河马,就可以止住贾诩攻势,然后运作反击。

  “吾如果不能谋划全局,如何助主公完成大业?”

  贾诩开始将军,不给刘凡机会杀马。

  在贾诩看来,主公虽然英明神武,但棋艺……一般。

  果然,连续进攻十余步,刘凡措手不及,将死,落败。

  刘凡棋败之后,闭目不语。

  贾诩笑着盯着刘凡,一点也不害怕刘凡生气。

  主公与臣下下棋,很多臣下都会让主公。但是贾诩没有,他知道,刘凡有那种气量。

  若是故意让刘凡赢了,刘凡才会生气。

  “右军师!时机可成熟?”

  刘凡蓦然睁开眼,向贾诩问道。

  “董卓陈兵二十万于上林苑,随时都可能进军洛阳。董卓此人,年轻时结交羌氐豪帅,出手阔绰仗义,是名动凉州的游侠。被作为良家子选为羽林郎之后,在平羌战斗中屡立战功,从一小卒,历经郎中、县令、都尉、太守、刺使、中郎将,到现在的前将军、并州牧,确实有过人之处。时势造英雄,董卓出身凉州,在凉州威望为最。使他拥有了一支以凉州人马为主的西凉兵团。他只要进一步,就能拿下洛阳,俘虏朝臣。届时他就能占据中兴之地,傲世关外。董卓麾下的李儒乃是智谋超绝之士,早在五年前,李儒就四处拉拢凉州名士为董卓所用,一心辅佐董卓成就霸业。另从董卓的行径上就能看出,董卓早有不臣之心。”

  贾诩向刘凡细致的说道。

  董卓身为并州牧,不入太原总督各郡。

  反而驻扎在司隶河东。这是摆明了要伺机而动,冲向洛阳。

  若何进不将董卓遣往上林苑,而是遣往太原。

  估计董卓会直接兵加洛阳。

  并州有九郡,州牧掌控一州军政大权。雁门、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都要受董卓节制。

  但刘凡真的会听董卓吗?答案肯定是不。刘凡将河套经营的跟铁桶一样,十几万铁骑,战将百员,更有五虎上将威名赫赫。董卓也相当忌惮。

  “宦官诛何进,世家诛宦官。然后董卓入京师。董卓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一定会废长立幼!使陈留王为天子。董卓或能成为一代人杰,或是冢中枯骨。”

  刘凡言语微中的向贾诩说道,好似未卜先知一样。

  刘凡觉得,历史上的董卓若不凶狠残暴,倒行逆施,**好色。必是一代人杰。

  入洛阳后,董卓就变了,所以是冢中枯骨。

  “主公之言,非常合大势。之学,在于不偏不倚,不左不右。董卓一外镇之人,既不是世家出身,又无宗室血脉。他第一个出头,必会被群起攻之。如吾所料不错,关外诸侯已经开始准备讨打董卓,建立自己的声望。李儒太急了,若董卓闭于陇西,割据关陇之地,等待最佳时机。则可以尝试与主公争锋。今只是关外诸侯董卓就不一定能敌得过。谈何与主公一决雌雄?”贾诩抚须说道。

  精兵、精甲、良马。

  还有阴山铁骑、龙骧骑、陷阵营、陌刀军这种精锐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