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有隐者(1/2)
“大将军,吾建议新兵与老兵一起训练,这样才能使战斗力更加强大。”

  徐晃出列,向刘凡建议道。

  特殊军队,必须从军中挑选精锐悍卒。

  正常军队,需要用老兵变化新兵。

  战斗难免有死伤,会不断的有新兵滋生。

  有老兵的带动,新兵才会更快的成长。

  毕竟新兵是向老兵走去的。

  若一支军队全部由新兵组成,在战斗时,很有可能出现怯敌、手软的情况。

  “公明之言,吾以为可行。诸位怎么看?”

  刘凡向关羽、黄忠、张辽这些统帅大将问道。

  “现北方边患已平,暂时不用将兵事。可利用期间磨合军队。”

  关羽附和道。

  黄忠、张辽也点头应是。

  “善!等这一次祭祀天地完毕之后,诸将皆率领一半新兵和一半老兵。并重新布置雁门防事。”

  诸将都同意后,刘凡下了决定。

  “诺!”

  众将领命。

  “自来雁门后,诸位流血流汗,战功累累。今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终于在中平五年年底,完成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现阴山之上,全插着吾汉家的旌旗。草原沙漠之中,处处留有汉骑的印记。北方万里,谁敢不臣服?这一切都是诸位将士的功劳啊!”

  望着下方正在练习骑术的新兵,刘凡对众将说道。

  五年内,牧马河西!

  他做到了,现在上郡不再是匈奴占领。他的战马可以纵情在黄河边驰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也做到了。南匈奴西遁,中部鲜卑被击出漠北。西部鲜卑被覆灭,全部归拢于汉境周围。

  刘凡拿走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牲畜,让他们没办法逃跑,只能老老实实的从游牧民族,变得半游牧,半农耕。

  幽州北部的东部鲜卑,乌桓,高句丽,扶余等异族。等有机会了,刘凡自会收拾他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汉的周身,不允许出现对大汉有威胁的异族。

  “吾等本匠门弃材,有幸获得大将军之恩。大将军英明,吾等居功微末。”

  关羽等人齐齐向刘凡见礼,说道。

  “当年吾有心彻底平定黄巾,但何进竖子,使诸侯豪强进一步掌握兵马。黄巾平定之日,天下大乱之时。以至于吾汉威望衰减,诸侯并立,豪强横行。吾试图更改神器之变易,能力有限,只是徒做无用之功。数年以来,盗贼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而今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宦官酿祸,国乱岁凶。陛下心善,被妖言蒙蔽,狼心狗肺之辈封侯拜将,奴颜婢膝之徒衣紫腰金。如许相小人者竟为司徒,杀猪犬彘竟也为大将军。祸国殃民,实乃痛哉!”

  刘凡一番话痛心疾首,让众将深受感触。

  “何进一匹夫,妄称称大将军?天下只有主公才称得上大将军。今吾军披甲十万,皆乘马控弦。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吾等骑乘南下,清君之侧。还朝堂清明,给百姓安乐。”

  关羽出列向刘凡说道。

  众将皆点头。

  “主公神文圣武,有法尧禅舜之德。扫清塞外,威震天下。所治之下,百姓倾心,四方仰德。只要新军训练完成,挥师南下。无数隐于大荒之人必争相归附。再造大汉,主公就是重开天地第一功,六合八荒,震古烁今。伊尹、太公、周公、霍光皆远不及也。”

  继众将之后,荀攸对刘凡拜道。

  若刘凡真的能完成再造大汉,加之击灭异族的功劳。对华夏的功绩,确实可以盖伊尹、姜尚、姬旦、霍光。

  “隐者之中,可有大才!”

  对于隐于大荒的隐者,刘凡很有兴趣。

  因为刘凡明白,汉末三国存在着大量的隐士。

  三曹就非常渴望散落民间的隐士出山为他们效力。

  三曹一方面批评动摇隐士所信仰的荒诞无稽,让众人退出山林入世治国。

  另一方面又歌颂其情操,把隐士视为同道中人,意在招隐求贤、让众人入世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