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宫起火(1/2)
关羽三块银叶的军功。

  徐晃两块银叶的军功。

  黄忠一块银叶的军功。

  周仓一块银叶的军功。

  刘辟五块铜叶的军功。

  赵霁三块铜叶的军功。

  赵云三块铜叶的军功。

  张辽三块铜叶的军功。

  原骠骑军其他司马,军侯等皆是三块至一块铜叶。

  队正和屯长则是一块铜叶至三块铁叶。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士兵违反军纪,军衔很高,职位却很低。

  连四块银叶者,刘凡都没有授予。

  养士,譬如饲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并不是怕他们在权利膨胀之时噬主。

  刘凡用人,始终坚信德才兼备。做为后世之人,一般不会看错人。

  刘凡也要给大将们一些信念,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路还有很远,他们的顶峰还有很有,不要有丝毫懈怠。

  一个月时间,申屠钢已经将所有军功叶打造好,送往各军处。

  刘凡令各军将领按照名单上的军功向全军授予军功叶。

  每一片军功叶都是铁匠精心打造,纹络美观。深受全军喜爱。

  军队改革完成之后,刘凡带着两位军师和亲卫离开马邑。

  徐晃军刘凡没有调动,驻扎在马邑东北处。

  马邑与阴馆相聚不到百里,刘凡可以随时调动。

  马邑直指北方疆土,调兵时更为方便。

  ……

  洛阳,大将军府。

  击钟鼎食,连骑相过。这种贵族的生活并不能化解何进心中的烦闷。

  刘凡初到雁门,便击破一部鲜卑,杀敌过万,令文武百官神情各异。

  他们忽然想起刘凡是以什么闻名的。骁勇善战,平定黄巾,击破匈奴。

  许多人后悔将刘凡发配到雁门。刘凡要是在雁门成势,尾大不掉,该如何是好?

  没过几天,又传来关于刘凡的消息,果真如所料。

  刘凡杀雁门都尉夏沛,攻灭雁门豪强乌氏。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奸佞小人攻讦,认为刘凡破坏汉、鲜卑关系,杀害朝廷命官,图谋不轨。

  忠臣义士辩护,认为夏沛乌氏该杀,击败鲜卑使大汉扬眉吐气,当一同奖赏。

  刘宏对朝廷群臣很失望,呵斥那些言刘凡有罪的官员。

  对刘凡大肆赞扬,刘凡官职太大,无官可封。刘宏本想赐“九锡”表示赏赐,但群臣反对。

  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以王莽加九锡篡位来提醒刘宏,九锡乃逼迫臣子造反之物,不可赏赐。

  九锡分别为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禾巨鬯。

  是天子对臣子的最高礼遇,赐给一样都是不得了的存在,更别说是连加九锡。

  张让为了不让刘凡有太大威望,对刘宏进行哄骗,不过他也真的蒙对了。

  王莽,曹操,司马昭都曾加九锡,南朝时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也曾加九锡。加九锡者,无一不是谋篡之辈。在后世,九锡是谋反的代名词。

  刘宏将信将疑的听从了张让的建议,不过为了表彰刘凡,他从自己的金库拿出两千斤黄金,赏赐给刘凡,还下诏书让刘凡自主处理雁门之事,不必顾及。

  那以后,朝野流传着一道传言:天子欲将雁门郡改为雁门国。

  刘凡没有被责怪,反而嘉奖。许多官员将矛头指向何进。

  刘凡被贬雁门,都是何进出的馊主意。

  要是把刘凡贬到日南郡、交趾郡或者九真郡那种不毛之地,刘凡即便是能力通天又如何。

  何进百口莫辩,只觉心中憋屈无比。

  最后只能在心中反复念叨着四个字:“贾诩误我!”

  已经三个月了,贾诩还未回来,他以为贾诩也伴随强阴伏击死掉了。

  至于刘凡为何能先知先觉的布下埋伏,何进根本没有往深处想。

  刘凡未死,是何进心头的一根刺。以至于现在何进抬头看北方,都有一种刀被架在脖子上的感觉。

  今日朝会之上,又传来一道对他不利的消息,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