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起舞(1/2)
身为千户,自然要比百户强了很多。

  官职就代表着银子的收入量。

  以沈炼的死脑筋,都能够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拥有一座小宅院。更不用说身为千户的齐山了。

  脑海中虽然有点儿印象,但是真的到了家门口,齐山仍是有些惊讶。

  这是一套三进的宅子。

  虽然没有石狮子镇宅,但也是高门大户。

  看了足有一丈高的红漆大门,写着齐府两个大字的牌匾,就知道这家的身份小不了。

  刚到门口,门房就迎了出来。

  “老爷回来了!”

  门房是家里的老人,仆随主姓,单名取了个宁字,代表家宅安宁的意思。

  见到齐山回来,齐宁很高兴,快步跑过来给齐山牵马,同时向里面喊着。

  大户人家的宅子,门房这肯定得预备几个人啊。

  被喊声惊动,很快就跑出了两三个小厮,里面也早有人去报信了。

  齐山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在鼻子里面挤出来了一个嗯字。

  随后将马缰绳一甩,大步走进大门。

  身后这几个校尉,自然会有家丁安排,好酒好菜伺候着不提。

  齐山走到正堂的时候,管家已经带着人在那边候着了。

  “见过老爷。”

  众人齐齐施礼,齐山应了一声,摆手道:“没你们什么事儿,该干嘛干嘛去,打分人去跟夫人和老太太交代一声,就说我此次回来有点事情,晚上就走,就不跟她们打招呼了。”

  “是!”

  众人退下,齐山招呼管家近前,问道:“三哥,咱们家距离京城最近的庄子在什么地方?”

  管家是齐山的奶兄弟,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很好,所以一直叫他三哥。

  锦衣卫是世袭,根据齐山的记忆,他老子原本只是个总结,后来办成了几场大事儿,又得到了上面的赏识,再加上懂事肯送礼,又有点儿时运,于是一路平步青云直到千户。

  后来出了点儿事儿死了,上面给补了点儿上次算是抚恤,齐山这边儿顶替父辈坐上了千户大人的位子。

  世袭的毕竟是比不上出身沙场的。

  北镇抚司五个千户,四个小透明,只有陆文召最能跳,手底下能人也多,军方出身手眼通天,又肯拉下脸来巴结宦官,暗地里又私通东林党,左右逢源的很。

  整个北镇抚司都知道陆文召说句话,那比同知都管用,除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大人,整个锦衣卫衙门从上往下缕,也必定有陆文召一席之地。

  即便如此,锦衣卫就是锦衣卫,特别是这个时期,锦衣卫与东厂那就是恐惧的代名词,且不说满朝的文武百官,即便是京城的平民百姓,走在大街上,看到锦衣卫的官服,即便心里没有鬼的,也要抖上三抖。

  所以,给齐山送礼的地方官儿也如过江之鲫一般,虽然都是小打小闹,可也架不住数量多呀,每年的冰敬炭敬地方官进城的时候,都是收获的季节。

  这么多年下来,除开给上面孝敬,以及日常必要开销以外,齐山的家族也攒下了一片不小的产业。

  在他的印象中,麾下的田地恐怕有两三万亩之多,只不过具体在什么地方,齐山就并不了解了。

  毕竟,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小事。

  只要他的官位不出问题,家里也就不会出问题。

  听到齐山发问,三哥虽然心中奇怪,却也仔细的想了想,才回答道:“家里的地大多在湖广和山东一带,最近的话恐怕也要到蓝田县。不过那边的桩子比较小,只有500亩旱田。以及两个没人要的破山头,当初都是县衙门送给咱家的。

  怎么,老爷有用?”

  齐山点了点头,说道:“有多少人手?”

  “佃户大概有一百多户,家里的粮食蔬菜是出自那个庄子,每年管事都会带着人,押送物资来京一趟。

  家里很少有人过去,所以……”

  齐山抬起手,道:“行了,我知道了,这样吧,你去备马,从护院里面挑20个好手,一会儿跟我走。”

  “是。”三哥答应了一声,随后又迟疑道:“老爷,您这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