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别人眼里的小康(2/4)
慢是慢在彼方。当然,没有李靖飞和王月恒的运作,724只能拿着释迦游戏的雾游戏方案做区块云,也就勉强得到一个上台桌吃饭的资格,因此感谢还是要感谢的,只可惜没能做到最好。
  原本从去年,724就已经开始尝试引入雾游戏的区块链技术方案了,但是区块和区块不一样。雾游戏虽然实现了边缘算力的整合收集,但是没有小康云的内外链的结构,也就没有小康云在去中心化的状态下调节润滑算力分配的能力。
  结果就是雾技术在落地时和中心化的数据中心相比不但没有效率上的提升,反而因为额外的网络传输有所损耗,因为采用区块模式之后无法避免的访问效率问题而变得低效,只是一种单纯的算力收集的手段。
  那么,雾方案和传统的中心化云数据中心相比,到底谁的效率更高,变成了诡异的位置问题,也就是云中心的位置和用户需求的位置,还有该区域雾算力单元的密度,这根本不是商业化解决方案能解决的问题。
  吃不透这项前沿技术的岛国攻城狮一直很疑惑,我们要区块链干嘛用呢?就为了数据透明?但是不用区块链不是还能增加点效率吗?效率都赶不上传统方案,商业落地都落不了,要那么透明还有什么用呢?
  问题是雾方案本身就是在小康健康币上链之后才推出的,人家健康币都已经大行其道了,您这效率问题还搞不定,您问我区块化有什么用?你看看小康那边有用没有啊?
  因此当初724内部吵成一锅粥,本就缺乏互联网基因,这么一吵吵,企划部门和研发部门差点打起来,项目都有点崩溃的架势。
  结果到了12月份,忽然,孙大圣通过国朝这边拐弯抹角的关系引入了一组第三方服务,效果立竿见影,马上显示出不一样的活力。这才使得岛国那边率先推出类似于健康币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才使得724在国朝能够反攻倒算。
  可惜就是反击慢了一步,使得小康在不受阻力的情况下放飞自我。
  要说云这个东西是真的好,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算力上。云服务是要输出服务的,输出给谁?大量的后端对象。这就使得云服务商可以被动增加对各类后端业务模块的理解,这些用户的流程控制、采购方式、质量检测和物流等等业务细节尽收眼底。
  而且后端用户们还不能不给看,相当于普通人用app就得被无良app窥探隐私一样。无良app国家还能通过约谈进行限制,云服务商怎么限制?
  因此只要拥有云资源,就可以对后端企业们进行渗透和控制,他就不是一个资本能力问题,海量的数据构成了庞大的剩余价值。
  更有趣的是,国朝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对社会信誉体系有更深的理解,因此体现在云服务的交易中的就是更愿意相信有品牌有口碑积累的。724虽然在云赛道内是个新丁,但是信誉卓著啊,不管是不是真的卓著,国朝的企业家们都会认为本方信誉卓著。这又是个巨大的品牌效益。
  “李桑,你和王桑,到底能不能让第三方服务团队尽快并入我们的体系?我不明白为什么对方始终拒绝,现在这样的架构虽然也可行,但是效率上始终还是低了一些啊。他们还在硅谷吗?孙先生已经在硅谷了,如果方便是否能够安排双方直接见一见?孙先生对会面的期待值非常高。”
  李靖飞心说如果直接见到了,我和王月恒的价值不就消失了吗?“内田先生,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对方团队真的是完全封死了所有沟通的余地啊。而且现在据说已经离开米国了,整个团队搬到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去了,我也不知道对方这是图的什么。”
  其实他十分清楚对方图的是什么,因为整个团队没有一个无辜的。所以,换成普通人,听说孙大圣想要会面,不得乐得蹦起来?但是耿斌团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至少耿斌本人绝对不敢。会面,要不要让技术团队出来溜溜?出来溜溜就会和不该说话的人说话,就有可能说出不该说的话。
  所以,李靖飞知道他们在米国有案底,十分理解他们转移阵地的动机。
  但是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节外生枝。
  在内田看来,小康跑的太远了,追起来费劲,但在李靖飞看来,能追而且有希望,那就是大大的好事啊!别看这些天楚垣夕频繁接受专访之类,风头一时无两,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