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伯歌季舞 第十章 阳谋vs阳谋(1/2)
白登无战事,一个年倒也过的安稳,转眼就过了正月十五,李广刚从家中赶至白登途中,严术打马便随后追来,却是刘恒到了,同刘恒一同到的还有曹参。代王刘恒!李广听闻代王前来,心下一惊,要说汉初,李广心中最忌惮谁,排第一就是吕后,吕后心狠手辣,许多刘邦下不得手的事情,都是吕后暗自安排。而排第二就是代王刘恒,吕后方死,刘恒就在陈平、周勃的帮助下,诛灭吕氏一族,登基称帝,哪一年,刘恒年仅22岁。

  李广心中忌惮刘恒,偏偏算起,刘恒和自己同年等岁,心下又生起许多好奇,这位隐忍多年,突发制人的文帝,虽然手段狠辣,到也不失仁政,至于曹参,李广心中不惧。随严术复回陇西城,太守府内,正设宴款待刘恒,李尚李安严术等人众星捧月围着刘恒和曹参坐定,只在下首留一位置,却和刘恒正面对。进门前,李广早就去了甲胄,让李晨帮着整理好衣衫,这才去见刘恒。

  冥冥中注定有这一遇,二人相见,并无意外,李广来到堂前,朝席间看去,只见刘恒头戴金冠,不怒自威,左右奉承中,如泰山般平稳,生的面白无须(方才十七,哪里那么多的胡须),器宇轩昂,李广不由心中赞叹。却说刘恒见得李广,心下赞叹道,好一个标致汉子,头戴一顶亮银冠,同样面白无须,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直口阔,大耳朝怀,肩宽体阔,细腰扎背膀,当真是长衣汉袖不遮手,裳间束锦提精神。

  刘恒本就奔着李广而来,李广亦要结交刘恒,两人是越看越欢喜。刘恒猛的站起,衣袖稍拢,就邀李广赶快入席,李广恰如好友相逢般,大刺刺的坐下,抬手举杯,邀刘恒共饮一杯,全然忘记了君臣礼仪,看的旁坐的曹参,大张着嘴,却半晌不知言语。倒是严术口齿伶俐,当着刘恒把李广大赞特赞,向刘恒曹参二人,叙说李广白登城政事。曹参见代王刘恒无意怪罪李广失礼,便装作不知,只是心下盘算如何撬开李广的嘴,完成此次惠帝交代的差事。

  第二日,李广早早前来拜见刘恒,刘恒见李广来,不提羊子之事,却要李广陪自己城外狩猎。北方民风崇武,近城之地,休想猎到只兔子。李广带着刘恒骑马缓行半日,却也到了边关,李广要请刘恒回城,刘恒怎肯。

  “有白登李侯在此,即便是马踏胡营,又怕他做甚。无奈我汉家军马过少,奈何不了胡掳,真想夺尽胡掳战马。”

  “代王由此意,臣李广愿赴汤蹈火,夺尽胡马。”

  “李侯有此意甚好,但非一人之勇猛,可御胡掳以城外,胡掳骑兵的战力非当前汉家儿郎能相抗,若有一计,要李侯谋,可助我一臂之力。”李广闻言,当即兴起,难道史上有比“绝户计”更牛的计谋破胡?当下要巴结刘恒,又不肯被刘恒低看。便说道:“臣有一计,可解胡掳之患,不知当讲不当讲?”“但讲无妨。”“绝户计!”刘恒闻言一惊,但瞬间就面色如常“李侯细细讲来。”

  李广见刘恒感兴趣,便将绝户计细细说给刘恒听,李广心思居然与刘恒不谋而合。刘恒越听越发喜欢李广,心下盘算,若要同吕后争,怕是离不开此人帮助,。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辅以绝户计,三年,用不了三年,北方则再无胡掳之患。李广同自己都看到了胡掳之患的本质,光明正大的同匈奴交易,不动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实乃百姓之福。

  刘恒既心生收揽李广之意,便不再遮掩心中思虑,当下叹息吕后专政之弊,筹谋与吕后争权夺利时来已久,无奈吕后手揽朝政,左右惠帝,自己此时与起事,名不正言不顺。刘恒见李广对自己所有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当下就问:“李侯与本王年岁相当,却天纵奇才,举世无双,当助本王平后党之患,还天下百姓正统。”

  “代王所言,臣不敢同,但定当尽全力以绝胡掳之患,代王助我平定胡患,何愁继承汉室大统?朝中无人助我,定当受吕后阻挠,若代王全力周旋,此计若成,代王拨乱反正,肃清朝野,自有万民朝拜。”

  “李侯不愿入本王阵营,难道不怕日后本王称帝,天下无李侯立身之地?”

  “代王若是贤能,自不会责备臣今日之语,代王若不贤能,臣即使助代王继承大统,天下也不会有李广立身之地。”

  “哈哈哈,好一个白登侯李广,果然智勇过人,三两年光景,本王还是等的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