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渔家傲 · 画鼓声中昏又晓(2/4)
,遂调遣河西军,陇右军回关....中原大地如何凄苦,安西的战士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所要面临的,是更加可怕的战斗....”
  “吐蕃人突然发起猛攻,同年,车师国叛,高举反旗,楼兰、鄯善、乌孙、焉耆、匈奴地...尽数与中原切裂。”
  “河西走廊陷入滔天战火,西域异族猛攻边疆.....安西军第四旅属第三十折冲府,镇守白龙口.....”
  唐代的军建是一旅百人,但因为是所谓相似的朝代,故有些东西便有了出入。
  人口是建制的根本要素之一。
  白衣妖女的目光动了动。
  士兵道:“吐蕃的刀,吐蕃的脸,陌生的气息,滚滚的烟尘,黯淡的天日,让人感到窒息的,刺鼻的...........”
  “外族之人进攻白龙口,声势滔天,而此时安西军大部分已经被回调,此时吐蕃突然来袭,携异域诸族猛攻,白龙口守军不过三千二百人,而所要面对的,则是五万以上的敌军。”
  “兵法有言,十则围,五则攻,倍则战,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中年书生插嘴:“我十倍于敌,便围而歼;五倍于敌,便攻而戮;两倍于敌,便奋力死战;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兵力弱于敌人,便避免作战。”
  士兵点头:“三千对五万,敌人十余倍于白龙守军,故必然强攻,而吐蕃人也确实是如此做的。”
  “第三十折冲府的战士们,听到了突厥人在唱歌,婉转苍凉;吐谷浑人诵读的经义,恐怖而低沉;薛延陀人的高歌,嘹亮的,凶悍的,他们敲着盾牌,擦着弯刀,精铁在火焰中一伸一缩.....”
  “吐蕃人在嘲笑,在疯狂,在仰头看天。”
  “白龙口的唐军在低头,在高城上俯瞰他们。”
  “火光竖了起来,火油随之炸开。”
  “轰鸣声代表了战争的开始,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异族人开始向城头攀爬,白龙口的唐军们是荣耀的,赌上第三十折冲府所有将士的性命与名字,此时唯有死战。”
  比较出乎意料的,半老汉子这时候似乎在发呆,他好像没在听士兵的话,而是在神游天外,这绝对是不礼貌的,但是士兵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走神。
  书生道:“五倍于守军,几百年前的安西大战我也知道大概的过程,西域都护府几乎全面失守....吐蕃人是用蚁附的战术,是拼了命要打下那些城来啊。”
  士兵看他:“唐军又何尝不是舍了性命去守?胜负不在于后世你我的评价,而在于当时攻守双方的意志。”
  “吐蕃凶残,难道唐军就孱弱?当然不是,镇守西方数十年的大都护府,其中甲士皆是虎狼之辈,异族人再凶,凶得过唐军?”
  “城头的巨弩愤怒的扬起了脑袋,巨响与齐射,猛火油被铁戟扫下,无数的火药与弓弩之箭带着或明,或黯的火与烟,划出凶猛威烈的轨迹,就像是白虹贯日,就像是流星坠海!”
  “精准的落在异族人群里,随着霹雳般的响声涌起!”
  “突厥人在哭,土谷浑人在叫,薛延陀人在嚎!吐蕃人的惨叫声就像是鸡被捉住了脖子,那种临死前的哀嚎,着实是让人心旷神怡。”
  士兵说着,他在此时终于露出了一丝怀念与舒适,那口齿之间吐出气来,在这还略有寒冷的春日之河上,衍出道道冰冷的白霞。
  几个人的注意力都被牵引,仙祖忽然发现,那个半老汉子只会叨叨,而这个士兵看起来沉默寡言,但是讲故事比那半老汉子还有一套。
  士兵的描述,宛如让人身临其境一般:
  “破碎的木盾四处乱飞,木盾后的人沾满火血,爆炸的气浪高高的掀起,人的头颅与肢体纷飞在天,下的碎肉雨,掉下来的大块红白物,就这样唰的一下,插在了后面那些,探在盾外的长矛上。”
  “五万人,杀的过瘾,但就算是五万头猪,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砍光的。”
  士兵道:“书生说的对,蚁附确实是比较恶心的战术,而使用这种战术的前提条件,是对方都已经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但凡有几个人,心中还有胆怯,临阵而逃,未曾被斩,那便立刻会引发军阵的崩溃。”
  “不过异族人是一定要打下白龙口来,彻底切断西方与东方的联系。”
  “从清晨打到入夜,吐蕃大军连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