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
毫无疑问应该是五台方向,五台再往南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太原。

  如今的整场战役的总帅王世扬所在地,并且太原还聚集了整个山西和榆林镇的主力兵马,人数超过十万,是明军的总大营,兵力雄厚防御结实,这些北虏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们难不成还真的敢和十几万明军主力面对面对着干?

  骑兵打步兵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步兵只要结成整齐的方阵,并且拥有勇气,那么骑兵就会非常头疼了,之所以人们以为骑兵天生克制步兵,主要的印象都来自于宋代,尤其是宋末和金人还有蒙古人的战斗,往往都是兵败如山倒。

  蒙古人暂且不论,但是对付金人的时候,宋军是一点战斗意志都没有,而且极端缺乏训练,宋军数量庞大是因为一旦有流民就招募进军队,但是没有训练,这样的军队的素质可想而知,就是乌合之众,一触即溃,当然兵败如山倒。

  有战斗意志,有勇气,有训练,结成军阵,不会有马敢于直接往军阵上面撞,马也是动物,也会害怕火和尖锐的东西,步兵方阵就像个大刺猬,骑兵其实没有太好的方法进攻步兵方阵,只是步兵方阵同样无法反击和追击就是了。

  明军边军到底不像宋军的禁军和厢军那样怂,北虏多少有些忌惮,十几万的数量,北虏怎么敢于正面挑战?

  王世扬也不是个怕事的性格,李如松形容王世扬是一个有胆子有勇气就是脑袋不太灵光的人,这样的人不太可能会临阵逃跑,只要王世扬作为主帅不动摇,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勇气还是有的。

  四万北虏,怎么敢于正面挑战十几万明军呢?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萧如薰来不及思考太多,因为太原实在是太重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原要是遭了灾,那整个山西就不安稳了,事关全局,容不得过多的思考。

  萧如薰立刻下令柴国柱带五千步卒和五门红夷大炮去收复平型关,堵住北虏北逃的关口,又令努尔哈赤带五千辽东骑兵驰援雁门关,给雁门关守军以激励。

  李如松留五千辽东汉骑和一万整的女真精骑,努尔哈赤的儿子褚英和代善也留下来跟随李如松,加上剩下的五千步卒,这两万军队则由萧如薰亲自统帅,南下太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