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 战后
舜臣部和陆军权栗所部正在抗击,忠清道倭寇夹在两面夹击之间,必然不敢久留,肯定也会撤走,则忠清道兵不血刃就能拿下。

  倭寇最后的主力一定是在庆尚道南端固守,全罗道他们也未必敢久留,只要我大军继续进军,倭寇必然不敢在全罗道继续久留,我听说倭寇是从庆尚道的釜山登陆朝鲜,那么釜山应该是倭寇最后的据点,有倭寇水师的策应,他们进可攻退可守,与我不利。

  若要全歼这股倭寇叫他们再也没有力量进犯朝鲜,非要水师出动配合作战才行,朝鲜水师只有李舜臣所部一支,袭扰还行,若要切断倭寇的退路是做不到的,所以本督正在争取朝廷出动水师截断倭寇的退路,因此我们不能把倭寇逼得太急。”

  萧如薰指了指汉城。

  “本督决定拿下汉城之后我军休整几日,等李总兵的四千骑兵和给养抵达之后,再行进军,拿下忠州,进入庆尚道,攻取尚州,屯兵尚州城,然后派兵策应全罗道朝鲜军光复全罗道,两面威胁庆尚道南部的倭寇,成两面夹击之策,将倭寇的势力困在釜山一带,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话说到这里,李如松也无话可说了。

  李如松走后,袁黄瞧着李如松的背影,笑了笑,低声道:“李如松看起来对你起码是有几分服气了,这是好事。”

  “李如松如何看待我,并不重要,无法影响全局。”

  萧如薰摇了摇头,笑道:“李如松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行事做派都是军人作风,从小接受的也是军人教育,他和他爹不一样,李成梁不仅在军事上有一手,更厉害的是拉帮结派立山头和养寇自重的本领,李家的核心是李成梁,不是李如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