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垂拱而治(1/2)
欧寞终于说出许多官员变脸的原因。

  敖煌恨不得扑上去咬死欧寞,但只能忍住。

  蓝批指代四相的手令,而朱批则指代国君的命令。

  人族最重礼法。

  若方运以虚圣之身强行为景国文战,把象州给予景国,便是违礼,且不说会遭到礼殿的惩罚,甚至会被剥夺虚圣之位!

  礼不可废,若堂堂虚圣如此任意妄为,那十国早就大乱。

  若方运以自由之身文战庆国,哪怕胜了,象州也依旧是庆国的,景国无权接手。

  若方运以景国官员之身文战庆国,那么,方运便失去了绝对的自主权。

  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

  此句源自《尚书》,一整句是“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原本是说国君若能重视诚心与道义,崇尚道德,赏罚分明,哪怕什么也不用做,天下也可以安定。

  但是,此话被读书人单独提出“垂拱而天下治”一句,强行解释国君理应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百官代为掌管,天下就可以安定清明。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皇权不断被削弱,直到现在,各国的内阁都有与国君分庭抗礼之势。

  人族十国,已经有了极为严密的官员体系,任何妄图颠覆这个政治体系的人,哪怕是国君,哪怕是虚圣,也会遭到反噬。

  景国有百官,有统帅百官的内阁,而内阁之首乃是左相柳山。

  若内阁反对,国君连圣旨都无法下达。

  方运不由得想起华夏古国的一个朝代,开国太祖妄图以一己之力镇压所有官员,改天换日,但终究人力有限,死后势力无法延续,遭到百官反噬,短短几年便被颠覆。

  现如今十国国君加一起。威望和力量都不如那位开国太祖。

  方运心中明白,连那等人物都落得后继无人,在这读书人掌控一界的天地,国君更是难以对抗读书人形成的利益集团。

  哪怕是根基刚成的虚圣。也绝对无法抵挡现有百官体制的巨大惯性。

  方运看向柳山。

  强行阻止文战象州,必然被民心背弃,但,左相柳山岂会在乎民心,只要阻止文战庆国。稍稍韬光养晦,就可以凭借杂家的愚民之能再次收买民心。

  欧寞说完,笔直地站立在奉天殿中,凝视方运。

  “哦?可有人阻拦我为景国收复失地?”方运淡然问。

  欧寞一拱手,道:“镇国公,下官想问,您有几成的把握?”

  “未到最后,不谈成败。”方运没有跳进欧寞的语言陷阱,若说的低,欧寞自然更有底气。若说的高,则脱离事实,无人信服。

  “您心中若无成败,怎敢轻启战端?”

  方运缓缓道:“吾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您是说有十成的把握?”欧寞问。

  “我有十足的信心!”方运道。

  欧寞微笑道:“诸位看到了,镇国公并无多大的把握。文战庆国的收获,只是被庆国掏空的象州,但带来的后果,却更加严重。镇国公大人,可否允许下官一一说明?”

  “这里是朝会。哪怕我传君王国音,也无权阻止你。”方运依旧保持镇定,但神色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

  “虚圣开明,在下佩服。那在下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刻,文战庆国若胜利,有五害!”

  欧寞说完,环视奉天殿,继续道道:“这第一害,便是断我景国之援助!众所周知。今年冬天妖蛮必将全力南侵,我景国纵然再强,也独木难支,若无其余各国和圣院援助,则无一战之力。若无意外,庆国至少可出一支十万强军和一位大儒,至于物资粮草不计其数,若文战取胜,庆国必然收回一切援助!”

  “第二害,便是庆国反击!庆国一旦迅速做出报复反击,文战江州,那么,江州必败无疑!象州物资必然已经被庆国转移,乃是一座空州,多年后可恢复生机,但短期内无用。若富饶的江州突然成为庆国之物,那明年我景国连战时的粮草都无法齐备。”

  “第三害,便是分散人力!象州被庆国统治多年,象州人已经把自己当成低一等的庆国人,期盼着有一天能成为更高等的庆国人。一旦收复,他们所在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