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班(2/3)
王先生,王先生道:“你别看我,继续说,我也想听。”

  众人齐笑。

  方运发觉这个班和普通蒙学完全不一样,气氛非常轻松,毕竟府试前五的秀才以后中举的机会很大,将来就和王先生平起平坐,王先生自然不会处处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

  方运慢慢把请圣选的经过说了一遍。

  说到卫院君请求半圣考方运圣道大义的时候,六个人全都愤怒,最后说到李文鹰杀死卫院君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杀得好,连王先生都不例外。

  等方运说完,李云聪冷哼一声,道:“方运你一定小心,大源府士族都知道柳子诚的恶名,你现在有半圣关注,又有神秘老师,他不会动你,一旦你出一点问题,他必然会痛下杀手。幸好你得罪的是柳子诚,要是得罪柳子智,恐怕已经死了。他们柳家老的老少的少,一个比一个心狠手辣。”

  “谢李兄提醒。”方运道。

  陆宇道:“他大哥柳子智虽然果断狠辣,但几乎没有太多的恶名,并不会去做下流事。柳子诚就不一样了,什么卑鄙的事都干的出来。”

  方运点点头。

  方运说了一个多小时,王先生让众人休息一刻,然后离开。不多时,王先生又走了回来,说是继续教课。

  方运本以为会和族学一样换不同的老师讲,可仔细一想,这位王先生是举人,江州一年也不过出三四十个举人,不会有太多举人愿意教学生。

  王先生这堂课要讲经义,怕方运听不懂,就问了方运一些有关经义的问题。

  方运几乎看遍了所有的经义教材,理论比在场所有秀才都扎实,甚至不弱于举人,回答得头头是道。

  王先生一开始只问基础的,可最后却问了一些连秀才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方运都能答出来。

  五个秀才同窗像看妖怪似的看着方运,他们都是从童生到秀才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最清楚其中的艰辛。

  陆宇低声道:“他对经义的掌握比我们都不差,这说明他现在至少能中秀才,就算府试考中前十都不成问题。”

  “县试结束离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他竟然学到了这么多,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生而知之?”

  王先生越问越高兴,笑道:“好!坐,你请圣言是童生天下第一,诗词也是童生天下第一,这经义就算是得丙下,也能中秀才。更何况你现在的经义最少可得丙上。我就不用特意为你而改变教课内容,至于以后教的策论部分,你可不听,用来自学经义,等考中秀才后再学策论不迟。”

  接下来,王先生开始以去年州试的一道经义题“自靖人自献于先王”为例,开始教这些人怎么写经义。

  方运知道“自靖,人自献于先王”这句话语出《尚书微子》,直译是:自己决定。每个人要对先王做出贡献。《微子》这一章是说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向父师和水师两人求教,殷商将亡他该怎么办,最后微子选择了逃跑,商朝灭亡后,微子被周武王宽恕,成为宋国的第一位国君。

  方运仔细听王先生的讲解,发现王先生在理论方面还不如那些写经义指导书籍的人,但在举例和细节方面要胜过,毕竟一本书能说的有限,而王先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剖析完这道经义题,王先生让六个人用自己的方式破题,最后把试卷教上去,王先生一一为众人点评。

  方运前些日子一直在练破题,现在已经小有所得。

  王先生点评完前面五人的破题,低头念着方运的试卷:“君子之去就死生,其志在天下国家而不在一身。故其死者非沽名,其生者非避祸,而引身以求去者……”

  读完不过几百字的破题,王先生抬头看着方运,许久不语。

  一旁的秀才也个个目露惊色。

  一直沉默寡言的李云聪终于忍不住,问:“方运,你真是童生?不是进士?”

  “不至于吧?”方运没想到这些人反应这么大。

  王先生长叹一声,道:“看来真有人生而知之。不论其他,只论破题,乃甲等之姿,一州解元之才。”

  方运道:“先生谬贊,我这些天一直在学习经义,又得本县县尊蔡大人指点数天,所以灵光闪现,偶得一篇而已。若是连出四五个题目让我破,我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