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洛阳轶事(1/3)
光武皇帝、孝明皇帝、孝章皇帝、孝和皇帝、孝殇皇帝、孝安皇帝、孝顺皇帝、孝冲皇帝、孝质皇帝、孝桓皇帝、孝灵皇帝——少时,孙坚终于找全了宗庙中,供奉的东汉十一位皇帝灵位。可这十一块匾额,不是被摔得残缺不全,便是被炙得斑驳不堪。

  “策儿,你速调一千人来此清扫宗庙,再备下太牢之礼以祭拜。”孙坚道。

  “诺。”孙策应声离去。

  孙坚环顾四周,见不远处挺立着一棵大树,他来到树前,呢喃道:“此树甚好。”

  话毕,他便拔出腰间龙渊剑,将大树拦腰斩断。从断树中,他又斩出十一块木断,为历代君王重塑灵位。

  半个时辰后,十一位汉帝的灵位,都已重塑完成时,孙策也带着一千兵士赶到。跟着一同前来的,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将领。

  “身为汉室宗亲,清扫宗庙之事,岂能抛开我刘备!”

  “身为忠义之士,关某也不可袖手旁观!”

  “两位哥哥在哪,张飞就在哪。”

  在众人的协助下,仅一刻钟的时间,宗庙的断壁残垣,就已被一扫而空。随即呈现于众人眼前的,是高半丈、长百丈、宽八十丈的巨型台基。

  “请灵位,上太牢。”

  孙坚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将一张高桌、一张矮桌,缓缓抬至台基中央。那高桌上摆放的,是十一位汉帝的灵位;矮桌上摆放的,是一头祭祀用的死牛。

  “凡遇祭祀之事,总要有个为首的主祭之人。”刘备道,“文台兄官拜破虏将军,当为主祭之人。”

  “玄德莫说这话。”孙坚道,“如今祭拜的,是大汉的历代君王,玄德身为当朝皇叔,显然比我这个外姓之人,更有资格做为主祭。”

  “刘某官卑职小、才疏学浅,万万当不起主祭。”

  “孙某乃是外姓,怎能越俎代庖?”

  “除去皇叔的虚名,刘某可谓身无分文,着实没脸主祭列祖列宗。”

  “玄德能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便是对先祖最佳的告慰,又何必在意那些身外之物?”

  “既如此,多谢文台兄相让。跪!”

  在刘备的引领下,孙策、周瑜、刘备等士族中人,遂列队来到台基上,屈膝跪于灵位前。

  “稽首!”

  众人左手交叠于右手,掌心向内,拱手至地,头亦随之缓缓至地。

  与此同时,台基下的一千士兵,纷纷照着主公的模样,共行稽首大礼参拜。

  “起”

  众人纷纷起身整衣,稽首大礼亦随之完成。

  祭拜完毕,孙坚即将十一位先帝的灵位,亲手交与刘备保管。随后,孙坚便带着众人,一同回到了城南军营。

  “来人,拿战报。”孙坚道,“本将军要论功行赏。”

  根据战报所书,黄盖于此战中,杀敌不在少数,立下战功不小。孙坚一向惜才,遂免去黄盖粮官之职,重新任命黄盖为校尉。

  当天夜里,为了给周瑜一家接风洗尘,也为了庆贺讨董战事的阶段性胜利,孙坚在帅营内摆了一场盛大的筵席,邀请校尉及以上将领全部出席。席间,孙坚问道:“周兄今后有何打算哪?”

  周异低头思索了片刻,遂抬头道:“周某既是汉皇册封洛阳令,自当留在此处,重新修葺昔日繁华的洛阳城。”

  “贤侄谋略之才,可谓深谙兵道,倘若就此从军,前途无可限量。贤侄若是不嫌我父子才疏学浅,孙家军欢迎你的加入。”孙坚又道。

  “我志向,亦在洛阳,请恕不能从命。”

  “可惜,甚是可惜!”

  孙坚只得就此了事。

  孙策不死心,遂于散席后,请周瑜至营内单独坐下叙话。

  “公瑾,你究竟为何不愿加入我军?”

  “我自幼习惯了自由的生活,实在受不了军营中的拘束。况且,家父志在洛阳,我身为家中的独子,岂可在洛阳重建之时,轻易离父母而去?”

  “将来,若是我有举棋不定之时,公瑾可否相助?”

  “只要伯符兄一封帛书,我必鼎力相助。”

  正事议完,孙策与周瑜,又转而闲谈起有关袁纾的私事。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