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你算老几!(5.6K求订阅!)(3/4)
拍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影,连带着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媚俗了!”

  ......

  对娱乐行业的鄙视,以及一个台上一个台下的落差,不少人心里那是相当不爽的。

  唐安刚说完,那中年胖子就开始纠正唐安的说法,开始大谈特谈起来。

  “唐总这个说法恐怕有些不对,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文化可以分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制度文化是指......”

  这长篇大论的,听得唐安都有些耳熟。

  既然是文化论坛,唐安也查过一些资料,这些话他绝对在很多处文章里面看过。

  这些人眼里的鄙视都快刻在眼珠子上了,唐安也不客气,直接打断他的话。

  “这位先生可以停下了,你这些话我想应该不是你自己的理解,随便把其中一句话在百渡一搜,都能找到原话。”

  那中年胖子脸色微变,“唐总你什么意思?”

  唐安不答话,而是转头对旁边主持人胡炜道,“可以麻烦主持人上网搜一搜吗?”

  胡炜看了一眼新华网老总,见他没有什么太大反应,当即用笔记本电脑随便搜了一句刚才那人的话。

  背后大屏幕上,百渡一搜,底下立马出来整段整段包含刚才那人说的话的文章,很明显了。

  唐安道,“这些都是前人总结的,依我看你对文化也没有什么了解,背书应该不算文化吧,要不然我把鲁迅的书都背下来,岂不是也成了文豪。”

  那人脸色胀红,却找不出话反驳,只能悻悻地坐下。

  这年头的专家学者很多都一样,毕竟研究生论文、博士、博士后论文都有大把抄袭的。

  唐安正色道,“我们吃米饭是文化,西方人吃牛肉是文化,古代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用刀叉是文化,西方人同时期用手抓是文化,之后刀叉被淘汰,我们改用用筷子是文化,西方人也慢慢从手抓方式改用刀叉,这依然是文化。”

  “文化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影视剧中同样也蕴含着很多东方文化,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制作公司,传播中华文化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所有影视工作者的责任。”

  “依然如此,那为什么唐总你从来都没有拍过文艺电影?”

  又有人提出疑问。

  “我为什么要拍文艺电影?”唐安反问道。

  “因为商业电影毫无艺术价值可言!”

  唐安再次问道,“那么请问,何为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指一件艺术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艺术个性,风格,以及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唐安摇摇头,“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艺术价值,谈起一部电影来,只要是大众喜欢看的,那在一部分人眼里就是媚俗、粗鄙的,反而一些小众电影,可能他自己都没看懂,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称赞为艺术!”

  现在所谓的艺术价值已经偏过头了,开始沉迷于小资小调和另类艺术并把这类当成“艺术价值”的全部,可笑至极。

  唐安这话可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现场不少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么看的,甚至他们看过的电影并不多,有些没看过的,只要听说票房高,就大肆批评。

  不过唐安没心情,也没时间跟这些人废话,纯属浪费口水。

  不等他们反驳,唐安接着说道,“多年以前周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有个讲话,很精彩,其中对文华部副部长提出了批评。

  他说:“文华部一位副部长到川西说川剧落后。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川西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我们的话靠不住,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怎能作为标准?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

  “在这里,我也想把周总理这句话送给在座的诸位,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