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纪、大禹治水 第十章 定立九州2(2/3)
要转行一段陆路进入洛水。然后,再转入南黄河直到帝都就行了。”

  子契见龙讲完了荆州,他便道:“龙,你先喝口水歇歇气,再慢慢讲讲我们的豫州吧。”

  龙喝口水又道:“下边我讲的第七州便是豫州,豫州按地理位置来讲,它正处在九大洲之九宫格的中心位置。在荆山与黄河之间的大片范围皆属于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当年在大禹治水时,治水大军就将豫州之内错综复杂的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全部都疏通了。最后,各个水系也按计划统统注入了黄河。

  由于豫州的水系繁多,因此,各条水路都在一个叫‘荥播’的地方汇成了湖泊。大禹当时还疏浚了菏泽之水,那时他们还在一个叫‘明都泽’的地方修筑了堤防。

  豫州的地势比较平缓,大多数土地皆属于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因为它的土质松软肥沃,呈现出较为肥厚的黑质土地,因此,那里非常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因豫州的田地多属于上好的可耕土地,因此它就划归于中上级别,即第四等级。它的赋税也居上中级别,即第二等级,有时也居第一等级。

  豫州人主要进贡漆、丝、细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等等。有时,他们还要按需求进贡制作玉磬用的特殊石材。豫州人进贡时主要走水路,他们可以直接经洛水进入黄河。”

  此时正值初夏,天气已有些暑气,龙讲着讲着,他满脸的汗水便淌了下来。帝禹见大家都在擦汗,看看天色不觉也到了午时。

  帝禹便道:“各位贤臣,既然午时已到,我们还是先休会儿吧,有事咱们下午再议。”

  大臣们吃过午饭便早早等在议会大殿里,皋陶见龙来了,他便赶紧过去跟他打招呼。

  皋陶道:“龙,梁州那地方我不太了解,还请你多给我讲讲梁州的情况吧。”

  龙道:“那是自然,我此番讲解各大州的情况,就是要人们多多了解各地风情,好让州牧们心中有底,也好将各自管辖的州郡建设管理的更加美好。”

  皋陶笑道:“言之有理,谁不愿意将自己的管辖之地建设的更好呢?那将是考验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的问题呀,如果谁能将自己的州郡搞好了,那便是值得骄傲的荣耀之事呀。”

  龙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很快大家都到齐了,大臣们又全部跪坐在大殿内等待帝禹上朝。帝至,大家齐行大礼,帝禹挥手让大家坐好。龙便继续颁布各州的情况。

  龙又道:“各位,现在,我再来给大家讲讲九州之第八州,梁州。在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的所属范围内皆属于梁州(自华山之阳直到黑水,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以南的一些地方)。

  大禹治水之后,原来水患严重的汶(岷)山、嶓冢山的土地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了,蔡山、蒙山的道路也已经修好了。梁州所在的和夷地区治水也取得了成效,人们都可以安居乐业了。

  梁州的土质是青黑色的,那里的田地属下上级别,即第七等级。那里的赋税则居于下中级别,即第八等级。有时,那里的赋税也居于第七等级或第九等级之间。

  梁州的贡品主要以矿藏为主,那里有贵重的美玉、铁、银,还有可以刻镂的硬铁,还有可以做箭头的砮石,以及可以制做磬的磬石。其次,那里还出产熊、罴、狐狸等动物的毛皮和相关物品。

  梁州的矿产主要来自织皮族,织皮族的贡品会由西戎的西倾山经桓水运出。然后,他们再从潜水用船运至沔(音免)水。他们从沔水再走一段山路便进入渭水,最后从渭水横渡黄河便能到达帝都。”

  龙讲完梁州,雍州牧后稷便伸出拇指赞道:“哦,龙讲得太棒了,这次终于等到龙来介绍我们的雍州了。龙,拜托你了,好好讲,一定!一定!”

  龙也伸出拇指冲后稷笑笑,然后道:“各位,下边,我就来讲讲我们九大州的最后一州,雍州。雍州的地域很广,在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的大片地区都属于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及宁夏一带)。

  自从大禹治水之后,雍州就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那治理好的弱水便向西流入泾水。然后,两条河流又汇入了渭水。同时,漆水、沮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