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记忆犹新
,家里也没有孩子,当时就领养了他办理了领养手续,因为这个单位当时还特别给我们颁发荣誉证书,并且发了一次生活补助!我们两个心里的兴奋,当时单位人哪里知道!嘿嘿嘿嘿!”刘伯伯笑着说道。

  “当时我们两个就没有考虑过他叫我们爸妈,只要孩子喜欢这个家,认我们两个亲人,知道感恩就知足了,同样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乐趣。他伤好了以后我送他去上幼儿园,我记得他当时五周岁上中班了,看到别人孩子都叫爸妈,觉得自己叫阿姨和叔叔别扭,也就开始叫我妈,叫他爸!”

  “当时我们两个激动的眼泪都流下来了,整个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八一年单位开始改制,你叔在汽车修配厂是技术最好的,也是第一批辞职下海的。为了让家里日子过的好点,他把我们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买了一个大院,自己开了汽车修配厂。”

  不过说话的时候,还是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眼泪,当年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

  “当时国营的厂子都是凑合,修好了时间不长还会出问题,到了我这儿我就全面检查,口碑越来越好,自然上门修车的就越来越多,两年后我们就买了一套新房子。后来听别人说以后北京的地会非常值钱,就把后来挣的钱买了几亩地,因为这事我们两个还吵过架。”

  “是啊!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北京扩张那么快,他买的地皮还没有动静,就有人盯上他的修配厂了。他的修配厂占了一亩多地,就挨着现在的三环,好像也是那一年通车的,当时以一百二十万的价格卖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价格!”阿姨笑着说道。

  “厂子卖了我就把设备拉到现在的东四环附近,又买了三亩地建起修配厂,后来才知道我的老厂子建成了楼房,仅仅四套房子就够买地皮的钱了,把我们俩后悔坏了。不过我们俩也在他那里买了一套,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刘伯伯一脸苦笑。

  “也就是因为这事我们两个长心思了,他手里还有八亩地没有卖,后来不下十来个房地产公司找上门,最后我们两个一合计就自己注册了房地产公司。九零年亚运会是疯狂的开始,我那块地挂着我注册的房地产公司名字,却始终没有动工,直到后来有个工友把房地产做大了,才找上门来和我合作。”

  此时陈树也明白过来,刘铭伟家现在的条件绝对不差,尤其是这三块儿地绝对足够成为他们发家的资本。可能是对方也看出了陈树的心思,讲到这里就暂停下来,把目光看向了陈树两人。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