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横推(2/3)
顺从,但大帝也是有寿元的,总有死的一天,只要苟过这一段时间,大家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否则被灭了,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
  大隋开启了横推模式,但凡兵锋所过,没有一合之敌,反抗者皆被覆灭,而且反抗力度出乎意料地弱。
  很快,大隋便占领了六王所留下的势力范围。
  领土扩大了一倍!
  而且全是膏腴之地,核心九洲的富饶,简直不能言语来形容,和这里相比,大隋原来的领土,那就实在差得太远了。
  占领了这些领土后,大隋立即调来文官,施行改革。
  首先土地、资源、收归国有。当然,那些封了山的强大宗门,大隋并没有去打扰他们,默认了他们的山门私有。
  但是其他地方就行了,又不是宗门山门所在,怎么就属于你呢?
  于是,这些资源被大隋收归国有。
  就是因为这一项政策,使得无数世家、大族利益受损,反抗者极多,造反的势力此起彼伏。
  大隋想要消化这些领土还需要一段时间。
  大隋内阁也决议将一统天下的脚步放缓,先解决新领土内的麻烦再行扩张。
  事实上,这些地方上利益受损的势力,在大隋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公然造反的势力没十年时间便被清剿一空,剩下的都是一些明面上不敢反的势力。
  这些势力表面上臣服,实际上心里怎么想,只有天才知道。
  但大隋不在乎,大隋又开了几次科举,针对的范围就是新占领的土地。
  从寒门、散修之中召了一批士子,授官分田。
  轻轻松松便拉拢了底层、散修、寒门的支持。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横推(下)
  在此之前,这天下是由世家大族掌控,小家族、寒门只能够依附于这些世家大族之下,喝点汤水。散修则干脆连汤水都没有,因为他们的出身更低,比小家族和寒门更低。
  大部分散修干脆就是佃户农民出身,他们不甘心永远种地,得到奇遇便出来打拼。
  大隋来了,他们能够当官了,有了出头的一天,他们对于大隋的忠心是可以预见的,于是这些人上位之后,便开始打压世家大族。
  风水轮流转,莫欺少年穷。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这些上位之后,便开始借着大隋的势力,翻旧账。
  聪明一点儿,懂得利用规则,把以前世家干的那些破事儿都翻了出来,依大隋律历审判。
  更聪明的,则是挖坑埋人,钓鱼执法,把世家大族给坑进某个大案里,然后借着大隋的力量铲除掉。
  笨一点儿,则干脆栽脏陷害,颠倒黑白。
  反正矛头指向都是以前的仇家,这些仇家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大族或是强大宗门。
  于是,新占领的领土范围内,又有一批世家大族和宗门遭殃。
  前两种情况还好,到底是在规则内行事,而且符合大隋的策略和战略,大隋高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后一种作为,则会被大隋高层所审判,因为他们也在触犯大隋律法。
  官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这些官员的下场都不怎么样,都被大隋律法依法惩处了。
  但是不可否认,经过这么一番梳理之后,大隋对新占领土的控制力大增,朝廷威望也随之大增,许多政策施行的时候,也顺利了许多。
  敢阳奉阴违的人或势力也少得多了,敢公然反抗大隋政策的人或势力则根本没有了。
  这样的人或势力基本上都被清扫得七七八八了。
  事后统计,被牵连得家破人亡的世家大族超过五百之多!
  这就是改朝换代。
  ―――――――――――――-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九洲之地,资源丰厚,盘踞在此的世家大族和宗门,数量简单不要太多,特别是以家族为单位,扎根本地的土著,更是数量不少。
  这些世家大族和中小宗门都是依附于一流甚至是顶级宗门存在的。
  一层又一层递进,仿佛金字塔一样,牢不可破。
  可是现在,能够保护他们利益的上层势力都为了自保,搬走的搬走,封山的封山。自身都难保了,还怎么保下面的附属势力们呢?
  于是,这些被放弃的势力便倒霉了。
  大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