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追歼(1/2)
第三讨伐队团长当然明白,以不过两千人左右的部队展开前进还让对方掌握主动权,并且在作战中伤亡损失过半,战损比虽然有优势,却也不过一比三左右,还放跑了大部分来袭的敌军,这当然是一个志愿部队远征以来少见的败仗。并不仅仅在于失败本身,还在于队伍远远没有能够在这一仗中有像样的表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如果不能取得还算像样的战功,那么这一仗毫无疑问就有可能葬送自己的最终前途。这还不说,第三支队团长蔡林还知道志愿部队中的一些规矩,那就是从没有保密战史和讳败言胜的做法,自己成为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都未必不阿能。因此在这个时候也就对残余下来还没有负重伤或减员的千余人说道:“这一仗我军虽然没有全灭,却毫无疑问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如果不能挽回一些颜面,不要说是我,恐怕就是你们以后还能不能在天子脚下做事那都是另当别论的事情。如果不像累计家人,如今的我们只能选择防守一博,你们愿不愿一起行动?”

  “愿意!”

  “好!当配属我们的友军先锋骑兵赶过来可以勉强负责伤员的看管任务之后,我们就要借用他们的马匹展开一次长途奔袭了,必须尽快的能够消灭更多的敌军,并吸取之前的教训,不断在机动中作战才能挽回颜面,你们明白吗?”

  “明白了!”

  就这样,当临近数十里外的配属部队先锋骑兵赶到的时候,蔡林就迅速安排换马事宜准备展开远程奔袭。跟随每一支讨伐队展开前进的往往至少有革命军一个还算像样的主力军中两个整编后的师万余人左右的堪战兵力,往往在相距不过数十里左右的距离,万余人配备的骑兵马队就有两千人左右的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上的诱敌决战,或者创造更良好的战机。毕竟集结在一起并且兵力规模超过万人的队伍,不但难以有效的保密,敌军遇到这样的队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选择消极避战,两千人左右还算有一定辎重和武装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能够比较灵活而有效的利用就地物资展开行动的上限。

  蔡林为了避免太多的意外,也为了照顾核心官兵们的情绪,没有选择再携带哪些英雄外城的人跟随一起出征,而是仅仅从革命军中选出了几百名比较精悍的骑兵做为补充凑出了一支千人左右,配备两千皮还算像样马匹的队伍展开了向晋中平原北面的进攻。

  这次在如此被动的局面之下被绝对兵力优势的敌军突袭还没有全灭,也让很多志愿部队核心官兵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信心也开始恢复了不少,就这样追击作战也很快展开了。

  因为对散兵作战能力十分信任,当千余骑兵在连绵数里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散开的时候,给人的气势还真如几万步兵集团或上万普通骑兵集团一样。

  在许久以前志愿部队作战的时候,骑兵马队往往是自身的短板,特别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的骑射就是短板中的短板,不过远征的两年时间加上归来之后接近一年时间左右的补充性训练已经让志愿部队的绝大多数精锐射手们在骑术作战方面已经不再是短板。如果说相比域外那些职业骑士还有很大的缺陷的话,那么同这个时代关内能够请的到的一些蒙古或河中一带的精锐雇佣兵来说就是各有所长,甚至所长更多了。

  几乎在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来的时候,一场大战就在距离平阳府并不远的浮山展开了。最初的时候当三万多名集结起来的叛军集团看到逼近过来的追兵不但并不多,而且还没有众多攻坚重炮的时候之前那遭受重创的作战信心也恢复了不少。聚集起来以规模多达四百门以上的轻炮展开了接连不断的攒射,这让进攻中没有太多防护的马队很难逼近到半里以内的弓箭最大威胁距离之内。

  不过志愿部队出战的精锐们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很快就在二三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以携带有盾牌的骑马步兵组成盾墙抵挡霰弹的威胁,而骑兵在后随时准备展开火力。

  除了霰弹之外,上千发分的实心弹也给进攻中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让队伍不得不在大概半里左右的距离上就停止前进,不过即便如此,在半里距离上以一石二斗强弓展开的接连不断的抛射也渐渐压制住了最前面仓促展开火力的骑炮,至少让对方的轻型野战炮打了不少折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