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格局(1/2)
路易十三是在率领大军彻底投降之后才发现包括天亮时赶来的援军在内,这支进攻法军的大军也仅仅只有两万人左右的兵力。这样的兵力在自己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仅仅只用了一个夜晚就摧枯拉朽一般的解决了拥有三倍兵力防守的王城,则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战争中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了。

  在最终见到萧轩沉默了许久之后,路易十三最终还是说道:“东方的帝国是如此的强大,却不知道在过去的一两千年以上的时间里却似乎从未以威名传到欧洲。。。哦,伟大的皇帝陛下,这仅仅是对您军队强大的一种疑惑而已,没有贬损东方文明的意思。。。”

  经过连续的征战,尽管萧轩所率领的志愿左军还算拥有像样的素质,萧轩也明白此时必须要经过两三天左右的休整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恢复战斗力,因此也就半真半假但还算认真的说道:“你也是一位君王,想必也应该明白一些道理。东方是一个大国,拥有整个新教与天主教范围内白人人口数量的两倍之多。然而东方的耕地,则与基督教世界的潜力差距悬殊,尽管拥有一些高产的谷物作物也不能弥补这个差距。同时,东方还是一个多山区和而平原少的国家。只不过在以前的历史上,因为文教不兴乃至臣民们缺乏足够的文化出版物影响下对皇权的敬畏之心,以往的各个朝代几乎很少有东方的帝王敢于充分的让自己身边的上万人都经过优良的选拔和训练并成为精锐的武士。如果是那样,那些武力归于自身的精兵们就很容易生出不臣之心而造反。然而自从德意志诸邦的活字印刷术开始推广和普及之后一切却都不一样了。东方的那些地方势力和官员们也希望有一位强势的君主拥有足够的军力和武力征服天下并且带来足够的利益。同时,也因为国家与社会规模的庞大,一个强势的君主也未必会对地方上的利益带来根本的威胁,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战争的危险和战备的负担,因此如我这样的一位君王的地位也就稳如泰山,可以在各地豪强支持的情况下,或火枪射击那些青壮们头上的靶子来考验出最为勇敢的人。让人们通过志愿参加战争而没有太大奖励的方式选拔出最为勇敢的战士,在这种情况下不惜成本的进行爆破、箭术等方面的训练。这样诞生出来的一支劲旅,相比这个时代的基督教世界的武装力量明显拥有明显的战斗力优势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么?乡间行军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法国一带民众的富庶,同其他一些地方远远不同。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你们的军队中,相比我所率领的军队曾经遇到过的俄国人或者波兰人明显缺乏一种敢于同敌人进行拼死战斗的勇气。。。”

  萧轩当然不想实话实说,也不想让法国人了解到自己的军队所拥有战斗力仅仅是因为社会革命带来的动员。革命带来的战斗力在稍微有一点儿脑子的人的眼中是缺乏持久性的。因为是人就有智商高低乃至三六九等乃至各种矛盾,因此社会革命带来的战斗力往往也只有并不算长的保鲜期,这很显然会给人以错误的期望。然而,如果是来源于国力和训练带来的战斗力,那就完全不同了。萧轩的这些解读毫无疑问是令人信服的。路易十三也感觉到了萧轩所拥有的那种自信。

  “这一次远征,你们究竟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们要统治西方,那注定是无法长久的。。。”

  萧轩思考片刻,还是决定说假话:“那是当然,西方距离东方的本土太远了。如果在这里建立统治,同种人构成的政权毫无疑问会带来更大的威胁。但是如果由类似东方而习惯了大一统政权的你们法国人带来统治西欧,由俄国人或者土耳其人代理统治东欧那将完全不同。这样如何:你以你的命令下令队伍重新集合起来,并向荷兰人的领地展开进攻,不一定非要管那些棱堡,或者我交给你们如何对付荷兰人棱堡的办法。你们先率领大军牵制住北面的荷兰人。我军在完成了休整并且后续部队也开始源源不断的抵达之后,则彻底扫荡掉南面的西班牙人。当然,也可以不听我的劝告,在我军主力南下之后依旧纠集力量准备联合西欧各个势力首先解决我军这样的异教徒,那样的话我率领的大军就能在更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野战中同你们交锋了。。。”

  萧轩似乎是第一次在规模的说假话,不过因为早就准备,到似乎也没有露出什么重要的破绽。在萧轩看起来,如果不考虑工业资源仅仅只从农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