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东方火力(1/2)
其实在第三军与辎重部队完成了萧轩所率领的主力汇合之后,队伍内以大将军炮为主的火炮就已经接近原来的水平了。五个军大概十六个师的野战力量拥有八百门上下的大将军炮、一千七百门配属基层的以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身管为主的加强版二将军炮。仅仅是专属的炮兵乃至炮兵兼职的爆破部队在八万兵力左右的主力中就接近四分之一左右的规模。在击败建州主力乃至中亚三大汗国的战争中缴获到的不少还算像样的马匹资源乃至车辆资源也让这些火炮伴随部队的前进有了更多的后勤依托。同历史上松锦之战时的明军炮兵体系相比,此时的明军炮兵体系在规格上也明显有了很大升级。

  尽管拥有战争主动权的俄军仅仅是在进攻中以四五万人左右的兵力集中进攻志愿军与革命军集团中一两个军而已,可也遭遇到了接近三百大将军炮及四百多门二将军炮的猛烈开火攒射,短短不过一分钟的时间内就有几十万枚标准霰弹在猛烈的开火之下轰向了对手。俄军的攻势在刚刚如潮水一般展开的时候就在想象不到的火力面前遭遇到沉重的打击。随后,火炮开始集中力量压制俄军在一里以外的炮手,几乎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猛烈的炮火让俄国人的炮手们土崩瓦解。

  远处的萧轩偷偷的以专门制作的潜望镜式望远镜观察到这一切的时候其实也多少有些不敢相信。虽然说这一次新军与革命军主力集结起来的力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但距离萧轩印象中能够轻而易举横扫欧陆的标准应该还差的远。

  而且以前就算同明军精锐主力作战的时候,也并未有如此轻而易举,难道真的是俄国人的水平太差,无法和这个时代的西欧军队相提并论,或者说:俄军并没有派遣出真正的堪战主力同自己交锋?

  不过萧轩身边的一名亲兵因为平日里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兵事,因此也就并不以为意的说道:“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在东方,火炮和火药都不如西方人精良,包括射术也是如此。可正因为过去的百年以来西方有着还算优秀的炮术乃至火器,攻击力压倒了防御力。君上曾经提过的欧洲板甲乃至曾经的胡斯战车在这个时代反而不流行了。同河西走廊上那些曾经与我军交战过的建州主力相比,这些看起来很强大的欧洲军队其实更不适合与东方军队相提并论。如果哪怕当年的明军炮术能够稍微靠谱一点儿,恐怕当年的明军辽东精锐依靠着炮火和防护准备上的绝对优势,也不一定处于多大的下风。。。”

  当敌人的大军开会逐步退去的时候,依靠精良的射术和猛烈的火力,数百门火炮展开的猛烈重霰弹火力并没有完全停歇。再打十几轮接连不断的开炮中继续打出了数十万发重霰弹,再次给进攻的俄军带来数以千计的伤亡之后,规模不小的俄军才在溃败中退到了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

  此时仓皇逃离一线的俄军统帅再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即便队伍重新在远处集结起来的时候,很多基层的军官将领也都沉默不语起来。不知道面对火力如此猛烈的对手,还如何将作战继续进行下去。

  “让大军撤军吧,这样的对手,绝不是我们能够对付的!只有找到行之有效的队服那些猛烈火力的办法,或许才有逆转瞎战局的机会。。。”

  “是啊,这一次要庆幸对方的统帅是个看起来很保守的人,不然的话这一仗的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俄军在最初溃退的时候就丢弃了不少辎重和火炮,这也让最终控制了战场的萧轩收获颇丰,不过处于谨慎起见,比如对方很有可能的疫病战之类的手段,那些留下来似乎勉强还能用的马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就补充到队伍之中,而是尽可能的收集起来。

  同样以骑兵为主要行军方式的俄军很快的就退出了仓皇的地平线。不过在这个时候萧轩开始下令负责点火的人开始架起一个帐篷模样的东西。随着热气在“帐篷”下的不断加热,整个帐篷似乎也开始渐渐的升上了天空。那是远征中第一次准备在战场上大规模运用的侦查热气球。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与后勤压力,这些热气球的载重往往不过视情况二三十千克左右的样子,并且依靠地面的绳索牵引而避免意外。负责侦查的人仍然是专门挑选出来的经过专门培训的幼童。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些自从记事开始就开始接受训练的七八岁幼童也十分勇敢而娴熟的在百丈高度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