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蓄势(1/2)
“启禀皇帝陛下,这些马匹仅仅是最先送来的见面礼。我们的国王知道陛下将要远征西域各地,因此考虑到大军的实际需求,还准备好了四万匹同样一人高上下的河中良驹,至少能够抵得上六七万匹蒙古马。希望能够帮助陛下一臂之力。。。”

  萧轩思考片刻后似乎有些满意的点点头:“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议拿的出四万匹马做为见面礼,也足见你们的诚意。可见你们的态度是认真打算求和的。。。”

  “正是如此,不同于那些草原上的游牧民。还算富庶的河中一带,我们阿斯特拉罕王朝从来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从来没有同中原范围内的任何势力打过交道或者有过战争。如果大军要继续远征,敝国举国上下都可以相助一臂之力。。。”

  萧轩沉默了片刻,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你们的诚意虽然看起来很大,可是我却想起了一件事情。比如千年前的唐与大食的战争。如果我军以后将要进攻奥斯曼一带,甚至进攻麦加。你们将会是怎样的看法?我军又怎能在远征当中将后方交由一个自己不能够完全控制的势力来掌握呢?”

  这些话似乎是前来的使者早有预料的,因此在这时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国王当然知道两个人或者两个国家相互信任都是很难的。因此也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贵方派遣一个用于联络的使团,常驻撒马尔罕,我国将在哪里集齐全国的兵力。最后你们远征的时候可以随时得到后方的消息。这样我军即便打算反叛也不会构成多少威胁了。皇帝陛下或许不知道。人们常说河中一带丰饶远胜蒙古草原,可那也仅仅是同蒙古人的地盘相比而已,如果同波斯一带相比,那从人口到粮食产出的密度真的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如果仅仅是三四万天下第一等的精兵而不是十万大军,以后如要在远征中就地获取给养,实际上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当年的蒙古人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远征波斯甚至马木留克一带的,可不是真的需要维持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的数千里后勤线。。。”

  听到这样的办法,萧轩依旧有些皱眉。不过这个时候的阿斯特拉罕王朝使者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在这个年代阿斯特拉罕王朝在富庶方面东不如中原西不如波斯,可是河中一带的女子们的资色却是特别的出众。很多流落到东方的波斯女子其实也不过是河中一带的人。

  因此就笑着说道:“国王知道皇帝陛下治下疆域辽阔,从不缺少财富。马匹算的上我们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之一了,可这些也绝不是唯一的。在撒马尔罕,有很多美丽的女子,来往的客商们无不夸赞。豆蔻年华的少女,还有可以按照客人的需求决定未来的成长,也能让人省心的幼童。皇帝陛下打算需求多少,也完全可以提出一个章法来,今天跟随师团千来的那些女子们就仅仅是个见面礼罢了。。。”

  其实听到这样的话,萧轩本身也是多少有些动心,可萧轩却明白自己现在某种意义上的身份可绝不仅仅是一个皇帝那么简单,某种意义上,还是准备远征的将领乃至超越时代革命领袖。类似这样的资源,只适合自己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手段秘密的去搞。做为他国的主动进献,自己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此就客气的说道:“你们也的确是用了心,可此时正值我方大军准备远征之际。此时如此做,我还是担心会对纪律严明的亲军部队的军纪多少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因此也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们的苦衷,这样的礼物是并不适合接受的。。。”

  、就这样,通过欲拒还迎的方法,萧轩收下了一些银钱和马匹方面的礼物,但还是提出了更多马匹方面的要求。并尽可能的利用这种办法拖延时间。至少从表面上看,让一个政权彻底丧失机动维系能力的办法就是将起骑兵变成以步兵为主力的队伍。也只有那样阿斯特拉罕王朝才会这正的丧失大军的威胁。

  萧轩当然不会在哈萨克汗国已经遭遇彻底整顿的情况下还留着这两个地处关键地带的异己政权,而是最终打算彻底摆平这个在西域大门前的政权。不过当崇祯四年冬季,萧轩并没有收到伊犁方向上的建州主力有主动西进的动向,似乎仍然在全力戒备和防御的时候,也打算在这一带展开一定时间的休整,并等待崇祯五年春夏时节以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军为主的力量真正的扫平了建州的威胁并与自己率领的队伍在河中一带完成回师之后,再以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