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忠贤之死 第〇二六节 风云突变
比试一番,堂堂正正地换区正正经经的功名。

  于是李岩再也没有心思游山玩水,催促着姬庆文便往京城兼程而去。

  这一日,他们两人来到河间府阜城县,因为贪赶了几步路,错过了县城里的客栈。

  因在碛口镇发生了被张献忠劫掠的事情,因此姬庆文一路投宿都极为小心,宁可少走路、多花钱,也要住在有名的大客栈之中。

  今日他们错过宿头,又不愿摸黑走回头路,正在焦急之时,却远远望见前头官道旁边坐落着一座不小的驿站。

  驿站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制,是为了防止官员袭扰地方而特意设置来接待各方官员的机构。

  虽然经过两百多年的变迁,驿站制度日渐荒驰,各级官员们也越来越不愿在驿站之中居住。然而驿站毕竟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属于大明体制的一部分,有专门的驿丞兵丁守护。

  故而驿站居住条件虽不甚好,却是颇为安全,于是姬庆文和李岩同多九公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快走几步,到驿站之中住宿。

  只见阜城驿站虽然破败,规模却不甚小,而驿站门口则停着二十几匹马、十几辆车,显然是有大队人马已经入住于此。

  姬庆文见此处并不是什么荒郊小店,更感放心,便叫多九公前去叫门。

  却不料阜城驿站的驿丞十分傲慢,直接拒绝道:“哪里来的客商草民,居然也敢来驿站投宿?走走走,本官到底也是朝廷命官,你们也敢过来戏弄我么?”

  本来驿站驿丞为了获取补贴、赚些银两,多多少少也会破例接待一些客商。

  这点,江湖经验丰富的多九公是知道的,却没想到阜城的这个驿丞如此刻板,于是他便掏出怀中路引,拱手递给驿丞,说道:“大人,我家少爷可不是什么草民,是奉了圣旨进京赶考的举人。按律是可以在驿站投宿的。”

  那驿丞接过路引,认真阅读了一番,顿时换了一副恭敬的嘴脸,说道:“哦,原来是位举人,失敬、失敬。不过不是下官有意作难,今天驿站里已住满了客人,实在是难以接待了。”

  多九公收回路引,又道:“大人这是在同我们开玩笑么?小人看阜城驿站这样宽敞,而门口就这几匹马、几辆车,恐怕不会就这样住满了吧?”

  驿丞结结巴巴说道:“这个……这个……今天确实是不太方便,诸位还是另寻去处吧。”说着,转身就要返回驿站。

  驿丞这样推脱,却害得姬庆文犯起有钱人的性子来,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指着那驿丞的鼻子说道:“你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就是怕我们不出投宿的钱嘛!喏,这里是十两银子,给我们开三间房间,就住宿一晚,总可以了吧?”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在驿丞面前晃了一晃。

  谁知驿丞丝毫不为所动,轻蔑地说道:“这位就是举人老爷了吧?下官虽然也是举人出身,然而清贫得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一张的银票。你还是收起银票,小心晃晕了下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