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拜师(1/2)
民间流传着一种不成文的说法,是说只有那些经历过大风大浪打磨的人,心智才会真正变得成熟,而吐骨浑无疑就属于这一类。耗时大半年的逃亡生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吐骨浑从一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年彻底蜕变成一个少年老成、看淡生死的“老兵”。

  从有熊村出发的东南线队伍,在前路扑朔、后有追兵的不利势态下,众志成城,一路披荆斩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最终于太甲五十八年一月末进入四大人奴保留区之一的九州王国境内。

  抵达九州王国后,经大家商议,大部族人一致倾向在徭役税赋较轻、地域广阔的荆州行省安家,又几经周折,有熊氏族人最终得以落户江夏郡冷水镇大石山,出于安全考虑,对外不再称“有熊村”,转而称“大石山村”。

  回顾大半年来的生死磨难,东南线队伍从有熊村出发时共计八百五十七口人,才走了三天的路程,队伍便遭遇小股马匪拦路抢劫,双方一言不合火拼起来,对方溃退遁走,本方死三人受伤七人。

  第二次遇险时队伍已进入乌兹藩国境内,不幸遭遇一支三十人的叛军队伍,叛军欲洗劫有熊村民,村民们则奋起反击,双方爆发大规模枪战,叛军无心恋战自行退却,事后清点损失,己方阵亡二十三人,受伤五十五人,七十头牦牛及财物被掳走,损失不小。

  第三次遇险是在喀尔丹藩国境内的黑森林,本方队伍误入“恶狼谷”,与变异狼群周旋四天四夜寻不得出路。某个雨夜,变异狼群趁夜黑风高时发起攻击,身为东南线队伍主要负责人的吐骨泊不幸身负重伤,族人们顿时陷入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状态,临时搭建的防御圈眼看就要崩溃,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只见吐骨泊从地下城救回的神秘老头挺身而出,使出“魔法”斩杀头狼,吓退群狼。天亮后,惊魂未定的族人终寻得出路,从而逃出生天。

  恶狼谷之战也被看作东南线队伍逃亡之路上最凶险一战,此战后队伍人数骤减至四百出头,牦牛损失达六成,吐骨泊则失去一条胳膊,所幸家人无碍。

  最后的险情发生在东胡藩国境内的死亡大沼泽,队伍初入大沼泽时四百零八人,出时仅余三百二十人,牦牛几近死伤殆尽。出得死亡大沼泽后便一路坦途,东南线队伍最终得以顺利进入九州王国境内。

  吐骨浑和鸿毅的香火情便是在恶狼谷之战中建立的,在此之前吐骨浑甚至有些讨厌这个来历不明的老头,他觉得这个自称“鸿毅”的糟老头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终日暮气沉沉、毫无生气,在队伍里骗吃骗喝就算了,还贪生怕死,几次出现险情,族人们与土匪叛军激战,妇女甚至孩童都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输送弹药、救治伤员,他却躲得远远的,从来不施以援手。

  更让吐骨浑来气的是这糟老头子时不时还玩起失踪,失踪时间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一天两天,然后又莫名返回,返回之后也从不解释,理所当然地爬上牦牛车继续睡大觉,数日不醒,让吐骨浑厌恶不已,要不是父母出手阻拦,吐骨浑早拎着枪把他撵走了。

  不过恶狼谷之战后吐骨浑彻底转变了看法,他越看这整天神叨叨的抠脚老汉越像一个神话传说中法力无边的“魔法师”,于是他便每天纠缠着老头要学那可杀死头狼、驱走群狼的“魔法”。

  经不住吐骨浑多日软磨硬泡,老头说要学也可以,先拜师。吐骨浑想拜就拜,反正拜了师也少不了两斤肉,只要能尽快学到“魔法”保护族人,别说拜师了,要他吐骨浑的命都不是不能商量的,他便让父母择了个吉日,在众多族人见证下给老头磕头敬茶,正式拜老头为祖师爷。

  确立了师徒关系后,老头不知从哪里翻出一张写有怪异文字的兽皮,然后由他照本宣科地翻译,吐骨浑做笔录。做完笔录后,老头又要求吐骨浑每天把名为《玄武定》的译文抄写十遍,完事后再把兽皮背面的人体示范图描摹十遍。

  “不是要教我魔法吗?为什么要每天抄书?为什么要抄十遍?”吐骨浑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回肚里,他转念一想师父这样的“大魔法师”吩咐自己做的事情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吐骨浑只能硬着头皮、老老实实开始抄。

  谁知才抄了半页纸吐骨浑就抄不下去了,译文中什么“潜心”、“潜息”,什么“真定”、“出定”,这些类似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