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秦王杨俊(一)(1/3)
“姐姐放心,绝不会有下次了。”我唯唯诺诺地退出李聿如的房间,呼呼地喘了几口大气,总算这个姐姐还算明事理,知道我是无心之过。哎,我不禁要感叹几句,这李建成的命也太好了吧,既有疼爱他的父母,又有讲道理的姐姐,这样的家庭关系当然十分和谐了。相比之下,我郁柯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啊?实在是太惨了。

  不过现在也不用自怨自艾了,李建成有的都是我的,我享用了他这么多东西,他没有的,就让我郁柯还他一个人情,帮他夺回来吧。可是天下现在还是太平无事,要想等到我有所作为要到什么时候啊?

  因为根本没什么事情发生,日子过得十分无聊,就在我快要忘了我犯的错误的时候,老爹的一封信又搅乱了唐国公府。原来是母亲写信给父亲详细说明了我酒醉干的那些荒唐事。老爹毕竟是亲生的,他怎么可能不在乎儿子的成长过程呢?听说他看了家书之后十分无奈,让母亲带着我们到岐州去,他要亲自教导我……呃。

  据我估计,岐州离大兴城不是太远,可是古代的交通实在是太不发达了,一大家子人走走停停,大半个月才到达目的地。我最开始坐马车的时候十分兴奋,毕竟从来没有坐过这玩意儿,在里面摇摇晃晃像婴儿床一样,可是时间久了就有点受不了,在平整的路上还稍微好一点,到了难走一点的地方,坑坑洼洼的晃得人就非常难受了,照这个架势,我非得晕车不可——以前听说过晕船晕车的,还没听说过坐马车也会晕的,我看母上大人和两个姐妹都没事,我一个男的,只好撑着了。

  记得很早之前看电视剧,非常羡慕电视剧里的生活,为啥呢?里面的人不是大口喝酒就是大口吃肉,不是骑马射箭,就是和漂亮的小妹妹谈情说爱,偶尔非常落魄,也总是会有人在关键时刻出来解救他们,根本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在唐国公府里我过的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日子,可是出了大兴城这大半个月的时间,我突然觉得我的这种想法似乎有一点幼稚,怎么说呢?我只能说,哎,老天真是对我不薄啊,让我做了有钱人家的儿子。

  之所以这么想肯定是有原因的。因为路上实在太无聊了,我经常会不小心把马车的侧边的帘子掀开朝外瞅,发现大兴城外面的世界根本就是我不能够想象的,因为我看到很多在田地里干活的人,他们有的稍微好一点,有的穿得就很破破烂烂的了,还有和我一样大——七八岁的小孩子——大中午的在地里干活。现在已经是五六月了,天气越来越热,我待在马车里都有点受不了,何况是他们?经过人家比较多的地方的时候,路上基本上隔个百来米就有乞丐,我可是从来没见过乞丐的人——不知道是因为西安的人民生活水平太好还是因为我不长心……我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一样,有人吃香喝辣,有人艰难求生,比如我,就属于后者。

  我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岐州终于到了。

  岐州和大兴城比起来,的确要破落不少,就说这城墙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很多修修补补的痕迹,进了城门,街道也没有大兴城的街道宽阔,街市上很少见到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这里的人比起大兴城的人来,似乎比较正经,也比较……淳朴?或者说穷吧,反正是没有大兴城浮夸了。我老爹身为刺史,住的地方也不怎么豪华,大兴城那座唐国公府也就一般般,在岐州的房子还没有那儿好。

  因为没有经验,我根本不知道老爹会怎么教训我。等见到了老爹,我就十分奇怪了——我们来这里不是因为他看我闯了大祸要亲自“教育”我吗?可是他的心思很显然完全不在我身上,只是叮嘱我在岐州也要好好学习……“也”?这岂不是说,他觉得我在大兴城是在好好学习了?不错不错,而且根本就没提我闯祸的茬,这个就叫我有点忐忑了。

  老爹的心思究竟在哪儿呢?以我敏锐的观察力,我发现了一件事,最近来找老爹的人有点多,其中一个我认识——因为老爹过年在家的时候他去过唐国公府,叫裴寂,是老爹的好朋友,另外找他的人也不少,搞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当然,想要搞明白这些人来找老爹为了干啥,有一个办法,偷听他们说了啥不就明白了吗?

  古代的建筑模式简直就是专门为有我这种想法的人设计的,哪儿都有屏风柱子什么的,像我这样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五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