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8章奖励的困境(3/4)
便是公然询问,说之前骠骑将军陇西大胜的消息早就已经送来了,就连献俘仪式据说也举行过了,为何不见朝廷下诏嘉奖斐公呢?
  对于这个问题,曹操当然不屑于回答,但是作为尚书台的尚书令荀彧却不得不回应,表示说:骠骑恢复陇右靖平,自当嘉勉。
  旋即又挖坑给诸葛瑾说道:不知骠骑所欲何求?
  诸葛瑾便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斐公但求驱逐胡寇,重定社稷,本无所欲。然国家丧乱之际,尤须明赏罚、定人心,自先帝羌乱以来,王师久不能定,屡屡挫败,绵延遗害至今,若无斐公运筹之下如斯之胜,大汉颜面至今未能得存也。之前通达西域之功未尝奖赏也就罢了,如今一扫大汉经年沉疴,使得朝野上下扬眉吐气,不屈膝于胡人马前,不弃祖先之寸土,此等之功,若朝廷不予嘉勉,又如何鼓舞忠臣义士,效命天子?
  荀彧沉吟许久,终是无言可对,只能是再次敷衍而道:朝廷终有决断,卿可暂待数日就是
  说起来,斐潜将东汉搞了三四十年都没能搞清楚的羌乱彻底平息,剿灭了以北宫为首的羌人上层部落头领,彻底的将羌人打散,收拢,在基本上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大汉陇西陇右隐患的同时,也让山东士族这一帮子人有些难堪。
  正是因为东汉这些朝堂上的冀州豫州人士太过于孱弱,对外作战竟然只懂得招募雇佣兵,又小气巴拉的不肯给钱,最终导致了持续被抽血的羌人,南匈奴的叛乱
  而造成不得不采取雇佣兵模式的东汉策略,又是光武帝刘秀不放心并州和凉州的武力,有意的进行打压和限制,使得地方边疆的军事力量薄弱
  汉安帝永初元年夏,东汉政府派骑都尉王弘征发羌人远戍西域,羌人害怕不能回还,大部逃散。汉王朝对于羌人逃役行为反应过激,马上派遣军队在羌地围堵羌人,甚至烧人居室,进而引起了先零羌别种滇零部与钟羌诸种的大规模叛乱。
  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是也埋下了隐患,被大规模叛乱的关中三辅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这个时候东汉朝廷依旧想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愿意给与关中三辅地区足够的支持,甚至一度要割弃这块土地,这也就导致了后续在关中陇右一带,始终无法得到平静,到了汉灵帝时期再次暴乱
  在听闻了陇右再次叛乱的消息的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中,在许县的还有不少士族子弟有些幸灾乐祸,就像是看到了有人被欠薪而要跳楼而他还可以继续被公司老板当狗使唤的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悠然而生,甚至还有人唾骂着什么也有今天等等的话语。
  然后发现事情变得不太对劲了
  斐潜竟然搞定了西羌,而且还在搞定西羌的同时还顺手,不对,应该是早有预谋的收拾了汉中川蜀的那些刺头!
  而这所有的一切,很多人甚至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产生,又是经过了怎样的谋略!
  就算是荀彧,也仅仅是和郭嘉有了一些猜测,然后就被斐潜拿出来的战绩迎面拍在了脸上。旋即这样的结果,也刺激得曹操跳将起来,冒着可能会有后续隐患的危险,出兵收拾泰山军和江东军。
  可以说如果不是斐潜的这一份战绩,曹操可能还会想着比较稳妥的方式去处理泰山的那一群人,毕竟那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反叛的意思,也不算是山东朝堂当下最为棘手的事情。
  曹老板性格是好强的啊
  既然斐潜动手收治这些地方豪强,曹操又怎么可能会忍得住?
  而泰山军被收拾的下一步,就是颍川了,然后就是冀州。荀彧对于这个事情,很是无奈,他一方面觉得这个事情不应该是这样,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觉得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也就只能是像对付诸葛瑾一样的采取拖延和搪塞之法。
  可问题是,这拖延不了多久
  就像是当下被诸葛瑾逼问到了角落。
  其实对于如何封赏骠骑将军斐潜,对于这个平定西羌叛乱,斩杀北宫等羌人敌酋的功勋,荀彧之前也是和曹操通过信件,讨论了几次,甚至还在尚书台之内研讨过,几个重臣都有参与。
  曹操的意思么,是斐潜当下官职已经很高了,基本上算是升无可升了。骠骑将军已经算是二品将军位的定格了,比车骑将军和卫将军都要高上半级,再往上便是只有一品的大将军了,总不能让曹操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