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看口袋(3/4)
被挖开,当然,那些陵墓其实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挖开了,所以也没有得到什么明显的缓解。
  于是董卓便是干了第二件事情,就是『悉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尽收长安及洛阳铜人飞廉之属,以充鼓铸。』结果董卓毕竟不懂经济,所以他和李儒当时只是单纯的想要解决钱荒的问题,但是没想到反倒是帮助了斐潜做了前期的经济财富的积累和铺垫……
  然后董卓做了第三件事,『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物,死者不可胜计……』
  挖大汉皇室和公卿之墓穴,士族大户就当做没看见,甚至还会笑呵呵的收购一些出土的好货色,否则那些东西去哪里了?平民百姓也是根本就不需要那些金缕衣玉如意什么的……
  改五铢钱,士族大户也一边嘴上进行严厉的批判,然后背地里偷偷的,甚至比董卓的规模还要更大的私铸小钱钱,趁机谋利……
  只有董卓开始动这些『富室』的时候,这些人才嗷的一声叫起来,相互勾结,顿时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反董联盟……
  所以曹操吸取了董卓的教训。
  挖墓。
  没问题。
  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
  铸造小钱钱的事情么,曹操也不是没想过,但是这条路被斐潜给堵死了。当下五铢钱已经废了,基本没人用,而铸造成为征西钱,或者是骠骑钱,做还是能坐,但是成本太高,铸造一百钱基本上都要花出一百二十钱,甚至一百五十钱的成本,自然就没人愿意去做了。
  而五铢钱么,在江东甚至大漠胡人之处,都已经开始拒绝接受了,所有人都只愿意收征西钱和骠骑钱,五铢钱没人要,连曹操都不敢强令说要使用五铢钱……
  历史上曹操下令再次全国范围使用五铢钱,是在董卓败坏五铢钱的十七年之后,曹操当时当了丞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
  结果么……
  呵呵,越发的导致全国经济崩溃,不得不再次下令不许用五铢钱,而是用粮食和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
  以物易物就能解决问题么?也不能,『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市场上居然出现了在粮食里灌水以及专门编织超薄面料的团伙组织,且无论怎么封禁都无济于事……
  而现在,因为斐潜的征西钱和骠骑钱提高了铸币的成本,所以一般人想要铸币,本身就是亏损的,而五铢钱在斐潜境内几近于没有任何价值,因为道理很简单,斐潜境内都不用五铢钱,也就失去了其法定的价格,只能按照实际重量的金属价值来走,这就使得在斐潜的货币,实际上都是属于输出……
  如果说大汉之中,在斐潜境外的所有人都不购买斐潜的商品,那么斐潜的货币也就会被大量的融化,改铸造成为其他的钱,以至于斐潜就无法保证钱币的流通,可问题就在这里,斐潜领地之内的商品太香了。
  曹操可以不要任何的奢侈物品,但是不能不要斐潜领地出产的战马,也不能不要那些精钢盔甲兵刃,甚至不惜走私也要搞……
  那么曹操既然都无法拒绝,那么曹操治下的普通士族子弟,又怎么会拒绝?
  真香。
  这是动词,是形容词,也是名词。
  历史上,魏国商品则是依靠战马,而猪哥则是靠着垄断川蜀的盐铁,然后鼓励桑梓,以蜀锦行于天下,方有『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之称,也使得『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让猪哥有以一偏地对抗魏国的本钱……
  至于吴大帝?
  我们可爱的吴大帝,自然干得比谁都糟糕。
  当年孙策和周瑜治理江东的时候,可是『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然后这种开局到了我权手中,便是『大泉五百』,比刘备的还要大五倍!没办法,我权表示,他就是喜欢大的!
  因此在经济体系上,斐潜一个人确实是将所有当下大汉的几位都按着打……
  甚至因为征西钱不够用,所以只能以原材料去关中换各种的商品,胶,漆,麻,角,盐,糖,等等,甚至是铜……
  然后越发的亏……
  曹操只是隐隐觉得这样不妙,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但是他显搞不懂得为什么会这样,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剪刀差,也不知道什么是外汇战,但是曹操知道,如果曹操或是其他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