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清风徐来(七)(1/2)
闵行知匆匆出去之后,王凝对于方才的事情大抵做了个简单的梳理,而后也并不再多做理会。年关将近,对于这些事姑且到过了年再说了。当然后面倒也应该找个时间,与苏文吉做些情况了解。

  这事先且就这样安排了下来。

  纵然已经回来有一些日子,该见的人也都见的差不多,当下急需处理的事情基本也都理顺,一时之间王凝倒觉得无聊起来。

  关上门来,不理会外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必因为杭州那段经历,骤然间也有几分不适应。

  苏筱妍母子因为苏源的强烈要求,过年之前想必是不会回来这边,王凝倒也能够理解,毕竟这边算不上什么安全地方,尤其在他回来之后,不晓得暗处躲着多少人,想要借他做点什么。

  苏筱妍母子全然经不起,也不该经受这种折腾。

  因此对于苏源的决定,他并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神武二年就在这样一片纷乱之间走向了结束。

  一年的终末,深植于骨子里的悠久文化俨然冲抵了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放眼天下,每个人都以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准备着,暂且将某些伤痛放在心下,即使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

  城外的粥棚已经搭了起来,暗地里某些人的推动之下,这种气氛倒也达到了某个极点。

  也只有在看到城外这些落魄之人之后,方才能体会如今的世道已经到了何种悲惨的地步。

  然而,这样心思的人也只是少数罢了。

  战争之后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况且正赶上这种不好的年节,即使新朝自愈能力强大到无以复加,恐怕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北方是这样一个局面。

  邢州,知州衙门内,秦瑞和召集了活下来的文官将领,群发的厅堂里,众人面上稍稍褪去疲惫,却都菜色难掩。

  邢州在北地一役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眼前活下来的人已经不到战前的三分之一。安国军损失超过三分之二,邢州精壮劳力损失也高达一半以上,战事之后的这段时间,邢州处处可闻哀乐,处处皆是送葬队伍!

  身为邢州主官,秦瑞和对此心情复杂难言。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抵也就是邢州到底保住了。

  秦瑞和咳嗽两声,声音有些嘶哑:“京里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对于眼下邢州局面都已经有了安排,经此一战,邢州元气大伤,当务之急需要加紧城防修筑,抚恤赈灾一并推进,万不能寒了城中百姓的心。”

  “另外归德府平西军叛降一事,京里已经做了处置。”说到这里,秦瑞和看向一旁的古弘毅,“即日起,安国军指挥使古弘毅调任平西军指挥使。”

  古弘毅看了过来,很是意外,在座的众人也都好奇的看了过来,小声议论起来。

  原本活下来的那些将官这时候更是眼神发亮,期许着什么。

  秦瑞和抬手示意安静,片刻后才继续说到:“至于安国军,目前建制残缺,京里还没有明确指示。”

  此话一出,不下午一盆凉水,不过众人也明白,就算真要招兵也该是京里派出专人,断然不可能将这权利下放到邢州众人手里。

  跟着秦瑞和并又说到:“原靖边军副将唐通调任邢州武备指挥使,安国军暂且划归邢州武备司统领。”

  秦瑞和话音刚落,下方并有人站了起来,问到:“大人方才还说安国军暂且不做安排,眼下为何又划给邢州武备司了?”

  古弘毅目光投了过来,正要打断,秦瑞和已经开了口:“此为朝廷权宜之策,待安国军相关事宜定下之后,自然会划出邢州武备司,眼下时局不靖,朝廷也是不得已如此。”

  说到这里,秦瑞和顿了顿,起身道:“朝廷拨出五万禁军北上,除却赶往西北的,如今留在太原府境内的尚且还有两万余,这两万多人,短时间恐怕不会南下回京,这也就意味着归德府,太原府,真定府的守备军队已经超出定额,眼下这种时候,朝廷也是无可奈何!”

  “大人应该清楚,此战之后,原本边境三府的守备军已经削弱至二三成,就算加上两万禁军,也不到战前一半,此时将安国军划归邢州武备司,不亚于撤销安国军建制,这对于三府防御根本百害而无一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