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秋水长天(四)(1/2)
这一切也许仅仅是他一生中不足为外人道的一部分。

  就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弥勒教终于发动了新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动乱,四路大军浩浩荡荡,以青溪为中心杀了出去,其中北路军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就攻到了杭州城外。接下来原本往杭州过来的朝廷武胜军并没能赶在破城之前赶到,反是被弥勒教东路军截在了江宁与杭州交界一个叫做宋城的地方。弥勒教为了抵挡这五千多人,东路军全部投了进来,原本的南路军也折返回来,加入进来。在超过六万人的义军阻拦下,绕是有着新朝最能战的军队称号的武胜军也不敢妄动,只能依托着宋城这座不大的小城拒守。

  主将杨文桓的心情很是不好,他是将门之后,一直以来破受打压,就这武胜军指挥使从听到风生到最后定下来就花了半年多时间,要不是弥勒教实在猖獗,恐怕朝中那几位现在都还在扯皮,而最终能够确定下来,也是杜聪这位曾经武胜军指挥使在之中起了很大作用。杨文桓明白,杜聪的竭力推荐将来肯定会被人翻旧账,但眼下对他来说真的很是感激杜聪,与此相对的则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若是出师不利,杜聪可能都不用到战后,现在就要被撤职流放。

  杨文桓对于朝廷里那些道道都很清楚,因此对于目前难以前进的局面还是有些悲愤。

  然而面对几万人,纵然那些人都是临时凑起来,当中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称得上军人,对他而言却都是实打实的麻烦。武胜军的五千多人就算能够碾压过去,最终也可能要损失惨重,这样的赔本买卖他不能做,而且,来之前杜聪刻意跟他说过,武胜军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军官,以后还有大用,自然也就浪费不起。

  杨文桓眼下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静待各地厢军集结,不管怎样,这场战都将要僵持下去了。

  ……

  王凝如今作为第八营的名人享受了极大的特权,名义上他还是顶着第一都参将的头衔,实际上已经是方麟手下排在前五的参谋军官,作为曾经的同僚,王孟等人对于他的升迁表示了祝贺,尽管还是有些人不服气,私下里说些废话,但总的来讲,这些已经不足以改变王凝受宠的地位了。

  杭州城攻破之后,义军已经决定将其作为都城,因此并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比起其他被攻下来的地方,这里得以保持最完整的状态。义军在入城之后,贴了告示,基本上将明面上的反抗肃清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当然还是成立了执法队,负责清洗那些藏在暗处的杀机。

  王凝对于这些事暂时没有心思理会,他曾经作为云记的东家来过杭州,如今认得他的人其实也有一部分,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他都没有离开过驻地。

  如此过了三天,从青溪过来的圣公一行也已经到了杭州城,王凝作为护卫跟随方麟一道去迎接了,可惜没能见到真容,多少有些小失望。

  不过注意到百姓的反应,他的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圣公入城之后,进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而后安排了一些事情,王凝所在的第八营当然没做享清福的运气,在之后没几天并离开杭州,往苏州方向摸过去,听说是那边原本的剿匪水师已经提前结束了任务,恐怕很快就会挥师南下。

  就在第八营离开之后,杭州城里一场血腥的抓捕如火如荼的上演着,每当黑夜降下,并是无休止的屠杀,没人知道那段时间死了多人人,就连始作俑者的弥勒教都不清楚。

  王凝对这些事是在好几天后才听到消息,他们此行的任务是防范南下的水师,是以并没有走出去多远,并驻扎下来,封锁了河道之后,并也沉浸在一种胜利的喜悦之中。

  王凝的心事则越发重了。

  按理说就他的本事,完全可以悄无声息的脱离第八营,回到江宁,然而他却没有这么做,反而留了下来,而且很快融入了这一次的叛乱当中,一步步往上爬。这要是被朝廷得了消息去,恐怕他留在江宁的家眷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事说起来,还是在入了杭州城后,有人找上了他,他得以牵上了秦老的线,眼下不得不为了老头的打算深入敌营,绕是过去好一阵子,他都还是不能想明白,自己怎会就这么心好,竟然愿意受人指使。

  他一向疲懒得很,不过知道苏筱妍安然无恙,他的心也重新落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