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招抚(二)(1/4)
郭峪的联防剿贼大会在一片悲愤、肃穆的气氛中召开了,大会主席张鹏云老员外首先做了关于泽州贼情的分析报告,老员外在报告中指出,今年形势极其恶劣,西北的大旱已经扩展到山西、北直隶、山东各州府,河南早晚也躲不过去,大灾之后流民遍地、盗匪猖獗,朝廷对此束手无策,年初皇上出内帑十万两,派御史吴牲为钦差至陕西赈灾,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贼势反而越加猖狂,而朝廷的官军剿贼不力、扰民有余,甚至暗与贼合,乱世之中地方糜烂,最可怜的就是我们这些有钱人,官府派粮派捐,官军敲诈勒索,流贼更不给我们活路,抢我们的钱,杀我们的人,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合力自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立我们自己的乡兵武装,各县联防共同御贼,保我们一方平安和身家性命。

  老员外的话引起了大会代表强烈的反响,来自大阳的张光奎声泪俱下讲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大阳铁针行销天下,是远近有名的富裕之乡,但有钱人不齐心,流贼杀到时,士绅、富豪只顾各自逃命,结果百年老镇落入贼手,被祸害成一片残破,那些挨千刀的贼抢我们的财物,烧我们的房子,还糟蹋我们的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笔账一定要算。张光奎刚说完,一帮被抢过的豪绅马上也跳出来控诉流贼的罪行,家家户户都有一笔血泪账啊,他们挥舞着拳头要剿灭流贼报仇雪恨,决不允许泽州变天,几个从平阳、潞安闻风而来的士绅也跟着喊打喊杀,不过他们提醒同类,不但要防贼也要防官军,那帮家伙干的坏事一点也不比流贼少,官军在平阳、潞安剿贼时,就经常勒索、抢劫他们,张道浚赶忙制止了这几个客人的发言——官军代表李榆正在角落里坐着呢,张鹏云这才想起把李榆忘了,一帮士绅连拉带扯把李榆迎上前台。

  张鹏云向大会隆重推出山西镇的署理总兵,称李榆是自己人,不但军纪严明从不扰民,而且尽帮他们这些有钱人做好事,剿杀流贼屡战屡胜,还出了公文支持乡绅、富户自办团练,有他给我们撑腰,剿灭流寇是早晚的事,王重新等一帮富户代表也表示愿意给李榆筹粮助饷,大家的赞扬声一片,说得李榆都不好意思了。

  大会进行到第二天,流贼向阳城集结的消息传来,代表们倒吸口凉气,泽州各地的流贼如果聚起来,至少在十万以上,这是要和我们拼命了,士绅、富豪老毛病又犯了,缩起脖子就想逃跑,张道浚也吓了一跳,郭峪就在沁水河边,难道流贼听到风声,要来这儿把我们一锅端了,一大帮人立即把李榆围起来,李榆却大喜过望,王嘉胤算是条汉子,终于敢出山了,他拍着胸口说,流贼都是我招来的,来得越多越好,正好一块收拾,此言一出,豪绅们脸都吓白了。

  “流贼人多势众,但并不难打,他们历来携百姓家眷而行,十来万人也不过三五万男丁,其中有武器的精壮不会超过两万,有马悍匪能凑出三千就不错了,而我军有七营步军、三营精骑以及随营精锐乡兵近五千人,此战我军实力绝对占优,没什么好怕的!”李榆一番话又让豪绅们有些嚣张了,有几个马上又要掏钱了,李榆冷冷地接着说道,“我军必胜毫无疑问,但我的兵力不能拿去消耗,我只能一口一口的吃掉对手,仗很可能要打些日子,沁水河一带糜烂在所难免,你们也会受些损失,此谓缓胜。”

  “如何才能速胜?”张鹏云马上问,一想到受损失他就心疼。

  “那你们就要舍得出钱出人,泽州如此之大,动员两万乡兵没问题吧,乡兵打悍匪当然不行,但对付以棍棒、锄头为兵器的流贼绰绰有余,你们只要敢拼命,助我丰州军一臂之力,则一战即可破贼,你们自己考虑一下吧!”李榆淡淡答道。

  豪绅们交头接耳一阵,最后下决心拼了,反正不把贼灭了倒霉的也是他们,豪绅们以最快的速度表决通过了设立泽州剿贼联防局的决议,推举张道浚为总办,张鹏云、张光奎等德高望众的老官僚为协理,各县也选出乡兵督办,大多是些退职在家的武官,张道浚随即下令各县乡兵迅速到阳城会合共同剿贼,人手越多越好,而且要自备兵器多带粮草,实在缺人就把家丁、佃户派过来,现在距夏收还有些日子,正好剿完贼回家收麦子。

  张鹏云提醒道,还是要给官府打个招呼,虽然这次不打算带他们玩了,但他们也得为地方上出力,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