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援兵(1/4)
大统领府增派的两营援兵到了,李榆出了宁武关,在恢河边与赵吉紧紧抱在一起,两人自从年初分手差不多又一年了,此时此地见面分外亲切,丰州军的将士们也出营迎接家里来的人,不过他们发现来的人很多不认识,反倒是从没去过丰州的虎大威、猛如虎与那些新面孔亲热地说个没完。

  “赵大哥,真没想到是你来,我还以为大统领府会派老白统兵。”李榆拉着赵吉的手说。

  “老白那点本事带不了骑兵,这两个家伙也不会听他的,”赵吉笑着摆摆手,扭脸向身后喊道,“老孙、海山,你们俩别跟一阵风、老虎头他们瞎吹了,过来见大统领。”

  孟克、丘显、博尔术、虎大威和猛如虎这帮前马贼正与满达海手下的哈达人海山和一个二十七八岁身材魁梧的大个子说得起劲,听到赵吉的喊声马上一窝蜂地走过来,猛如虎指着那个大个子,抢先对李榆介绍:“榆子,这家伙你可得认识一下,霹雳火孙伏虎,纵横蓟镇、山海关边外的老大,大马贼铁鹰就是死在他手里。”

  赵吉瞪了猛如虎一眼,对李榆说道:“我带来了一千精骑,大同镇给了剿贼军左右营的番号,老孙当过明军的千总,左营就给他了,满达海老哥年纪大了,我让他留在家里,右营给了海山这小子。”

  海山连忙对李榆施礼,孙伏虎却只是拱拱手,李榆也没在意,按蒙古礼仪与他们行抱见礼,海山与李榆拥抱在一起,孙伏虎却躲开了,李榆正在尴尬,突然有两个小家伙钻到他面前。

  “榆子叔叔,还有我们呢,”两个孩子抱着李榆就不松手。

  “哈达里、察哥,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在打仗!”李榆看着眼前两个孩子,哈达里又长高了一截,李察哥也比以前结实了,两人像大人一样,背着弓箭挎着长刀,李榆抚摸着他们的头摇头说道,“不行,你们年纪小,打仗太危险,我马上派人把你们送回去。”

  “你老不回来,我想你了,乌兰婶婶也同意我来,我就不回去!”哈达里眼圈有点红了。

  “榆子叔叔,我爹娘也同意我来,你把我们留下吧!”李富贵的继子李察哥也哀求道。

  “就把他们留下吧,诸申、蒙古的孩子当家早,十四岁就可以出征,哈达里翻年就十六,察哥也满十四了,就让他们跟着你历练一下吧。”赵吉也为两个孩子求情。

  李榆想了想说道:“那你们先留下,就跟在我身边,哪也不许去!”

  丰州的援兵一到,宁武关的明军士气大振,孙显祖也松了口气,援兵虽然不多,但看上去都是精锐悍卒,马匹、盔甲也精良,打流贼那些乌合之众够用了,他马上到丰州军大营凑热闹,还送来了十几头大肥猪和几十坛酒,李榆拉着他进了大帐,军官们挤在一起聊了起来。

  赵吉滔滔不绝地对李榆讲起来,大统领府接到李榆的求援信,很快就下决心向关内增兵——抱紧明国不放与结盟察哈尔一样,都是丰州对外的基本策略,流贼打到了山西就是捅了他们的屁股,当然不能坐视,事实上大统领府已经命令乌尔登的西哨全面动员,随时准备支援偏头关方向的明军,唯一的麻烦是丰州成建制的军队几乎都在关内,乌海、拜音图的骑兵前营作为大统领府最后一支机动力量绝不可轻易动用,而组建新的部队就要花时间,副将府的几位赞画们经过商议,决定以满达海的辽东马贼和新投奔的孙伏虎山海关溃兵为班底,补充部分军官和士兵,编成两营骑兵入关剿贼。

  满达海的人好办,他们到丰州要有一年了,已经编成一个百户所驻扎在威宁海子,精壮拉出来再补充些其他附近百户所的预备兵,马上就可以成军,满达海自己也跃跃欲试要带兵出征,不过大家都不同意,杨大志调任农牧所、特日格又随李榆入关,威宁海子两个千户所的活都得靠他来干,再说他年纪也大了,还是留在家里好,于是年轻的海山被选派出来当营官。

  孙伏虎的情况就复杂了,来丰州才个把月,他是山东人,在老家当响马横行霸道,日子过得不错,后来山东闹起了白莲教,朝廷派大军进入山东清剿,顺带把他的响马队伍也打得七零八落,孙伏虎见势不妙,带着手下摇身一变受招安当了官军,没想到投错了队伍,一下子就被拉到了山海关。此人讲义气有本事,在官军里也混了个小官当,官军欠饷日子不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